[实用新型]SPD测试手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5091.6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洋;周歧斌;黄晓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防雷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31/02;G01R3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2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pd 测试 手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PD测试手柄。
背景技术
目前检测机构对SPD现场检测的主要问题有:
1.对可能发生的带电检测的风险存在顾虑,测试装备缺乏安全防护;
2.在一次检测过程中需要使用多台仪器;
3.不熟悉不同组合方式SPD的应测试端子组合,测试装备无法有效的针对不同类型和外观尺寸的产品进行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通用性强、安全性高SPD测试手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SPD测试手柄,其通过导线接于SPD测试仪(E),该手柄具有:
壳体部分(1),其内设PLC控制器,壳体部分的侧壁设置有测试表笔联接插孔(K),壳体部分的表面设置有测试扳机(15);
安装于壳体部分前侧的握把结构(2);
安装于壳体部分的显示器(3),其接于PLC控制器;
设于壳体部分后侧且沿壳体部分高度方向布置的两竖向导轨元件(4),相互平行的竖向导轨元件之间安装有可沿竖向导轨元件移动的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7),所述竖向导轨元件的上部设置有固定上排端子轨道(8),所述固定上排端子轨道安装有接于PLC控制器/SPD测试仪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9a,9b,9c,9d),所述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设置有接于PLC控制器/SPD测试仪的第五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9e),所述第一~第五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设置有将其锁定的快速锁定装置(10);
安装于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固定上排端子轨道之间且接于PLC控制器/SPD测试仪的绝缘电阻测试端子(13),其套设有弹簧(14),以保证在测试时端子与被测试品紧密接触。
进一步,所述壳体部分设置有接于PLC控制器的试品带电指示灯(5)、测试进行指示灯(6)。
进一步,所述竖向导轨元件、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固定上排端子轨道设置有定位刻度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第五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的上部设置有位于壳体部分的防触电透明观察板(11)。
进一步,所述快速锁定装置(10)具有:
设置于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固定上排端子轨道且可随着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移动的锁定机架;
通过轴结构安装于锁定机架且可绕该轴结构翻转而将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固定于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固定上排端子轨道的锁定块,该锁定块在锁定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时抵靠于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固定上排端子轨道。
进一步,所述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设置有将其固定于竖向导轨元件的快速固定装置(12)。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产品可适用于多种类型的测试样品,且该产品结构设计简洁、工作可靠性、安全性较高。
附图说明
图1为SPD测试手柄主视图。
图2为SPD测试手柄后视图。
图3为SPD测试手柄左视图。
图4为SPD测试手柄右视图。
图5为SPD测试手柄俯视图。
图6为SPD测试手柄仰视图。
图7为SPD测试手柄屏幕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无特别说明,本文中“/”的含义为“或”。
如图1-7所示,SPD测试手柄,其通过导线接于SPD测试仪E(其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加以赘述,除图3-4示出了SPD测试仪之外,其它视图略去了该结构)。其中,所述SPD测试手柄包括壳体部分1、握把结构2、显示器3、竖向导轨元件4、可活动下排端子轨道7、固定上排端子轨道8、压敏电压与泄漏电流测试端子、绝缘电阻测试端子13。
壳体部分1,其内设PLC控制器,壳体部分的侧壁设置有测试表笔联接插孔K,壳体部分的表面设置有对测试手柄开启与否的测试扳机15。
安装于壳体部分前侧的握把结构2,其设有两个4mm香蕉插口,用于在产品非常特殊,无法通过手柄完成检测的情况下连接表笔进行测试。
安装于壳体部分的显示器3,其接于PLC控制器,在壳体部分设置有接于PLC控制器的控制模块,其至少包括返回上级菜单按钮、返回主菜单按钮、导航按钮/确定按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防雷中心,未经上海市防雷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50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