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压钻井井下套管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3327.2 | 申请日: | 2015-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2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10 | 分类号: | E21B34/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井下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压钻井井下套管阀,属于石油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井下隔离法全过程欠平衡钻井技术是目前最实用、最安全的一项新技术。井下套管阀采用井下隔离法实现全过程欠平衡作业,降低带压强行起下钻作业风险,是实现全过程欠平衡的必备技术装备之一。通过研究,总结了套管阀技术的特点并提出了对其发展方向的认识。
井下套管阀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项新技术,针对该项新技术,国外很多公司都展开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先后研究开发出双液压管线控制、单液压管线控制、钻柱卡环操控、钻柱变径控制等结构的井下控制阀。经过现场应用对比,最终美国Weatherford公司研制成功的双液压管线控制井下套管阀在技术性能及应用方面显示出优越性并逐渐成熟起来,自2001年以来,该公司生产的井下套管阀已在美国、加拿大、东南亚等许多油田使用了100多只,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据统计美国Weatherford的DDV套管阀前后共展开了将近7年的工作,在经过“设计-加工-试验-优化设计-试验”其间进行了3~4次改进才获得了今天这样良好的性能。
但是目前的井下套管阀存在复位弹簧容易失效,密封效果特别是气密封效果不佳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控压钻井井下套管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控压钻井井下套管阀,包括阀体和阀芯,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顶端与阀芯杠杆一端连接,所述阀芯杠杆固定在阀瓣背部中间,所述阀瓣上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圈,所述阀瓣上设置有锥面,所述阀体内部设置有密封接触体,所述密封接触体底部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垫,所述密封接触体设置有棱角接触面。
进一步的,所述液压伸缩杆与地面的液压启停控制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圈和密封垫在井下套管阀关闭时密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锥面和棱角接触面在井下套管阀关闭时密封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阀芯杠杆的支点设置在阀体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压钻井井下套管阀,阀门的开启关闭全部通过液压开控制,避免弹簧失效引起的不良后果,通过密封圈和金属硬接触的双层密封,有较好的气液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阀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芯,3、压伸缩杆,4、阀芯杠杆,5、阀瓣,6、密封圈,7、锥面,8、密封接触体,9、密封垫,10、棱角接触面,11、液压启停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控压钻井井下套管阀,包括阀体1和阀芯2,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液压伸缩杆3,所述液压伸缩杆3顶端与阀芯杠杆4一端连接,所述阀芯杠杆4固定在阀瓣5背部中间,所述阀瓣5上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圈6,所述阀瓣5上设置有锥面7,所述阀体1内部设置有密封接触体8,所述密封接触体8底部设置有环状的密封垫9,所述密封接触体8设置有棱角接触面10。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液压伸缩杆3与地面的液压启停控制装置11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密封圈6和密封垫9在井下套管阀关闭时密封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锥面7和棱角接触面10在井下套管阀关闭时密封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阀芯杠杆4的支点设置在阀体1的侧壁上。
使用时,液压伸缩杆3顶端与阀芯杠杆4,阀芯杠杆4固定在阀瓣5背部中间,当液压伸缩杆3伸长时,可推动阀芯杠杆4的另一端往上移动,从而实现阀瓣5往上移动,实现阀门的关闭,当液压伸缩杆3缩短时,可推动阀芯杠杆4的另一端往下移动,从而实现阀瓣5往下移动,实现阀门的开启,由于在套管阀关闭时,锥面7和棱角接触面10密封接触,锥面7和棱角接触面10密封接触,实现了双重密封,可对气液均有良好的密封效果,阀门的开闭均有液压控制,避免使用弹簧,安全性大大提高。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特柯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332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易滑落、有卡通图案的抗紫外线包
- 下一篇:多层多口袋、防静电的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