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20322932.8 申请日: 2015-05-19
公开(公告)号: CN204780018U 公开(公告)日: 2015-11-18
发明(设计)人: 夏治刚;徐卫林;曹根阳;叶汶祥 申请(专利权)人: 武汉纺织大学
主分类号: D01H13/00 分类号: D01H13/00;D01H13/30;D06C7/00
代理公司: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 42001 代理人: 王敏锋
地址: 430073 湖*** 国省代码: 湖北;4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定向 精确 选择 去除 纱线 毛羽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向精确选择式去除纱线毛羽的装置,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纱线毛羽是指外露在短纤维纱线表面的纤维头端或纤维环。纱线受力时,毛羽缺少握持受力点,对纱线强力无任何帮助;并且纱线毛羽过多,纱线摩擦增加,在后续加工中纱线更易磨损断裂,影响加工效率;在织造过程中,毛羽过多纱线易纠缠在一起,造成开口不清,影响织造效率和品质。纱线毛羽还会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因此,毛羽一直是纺织企业最关心的纱线品质重要指标之一。

纱线毛羽产生于细纱加工工序,其机理是内外转移的纤维头端露出纱体之后,脱离钳口的握持作用,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形成毛羽。毛羽增长于络筒和整经工序,其根本原因在于:纱线表面毛羽多、结构松弛,在络筒、整经等纱线高速运行工序中,纱线经导纱部件、张力部件等机件,遭受激烈摩擦,致使纱体内部纤维头端严重抽拔游离于纱体表面,毛羽剧增、表层结构严重破坏。大量的纱线毛羽会对后续织造工序造成不利影响,特别是长度大于等于3毫米以上的毛羽,当纱线后续进行机织时,纱线容易相互纠缠而造成开口不清;在纱线后续进行针织时,长毛羽容易缠绕织针而导致钩针断裂,不仅降低织造效率,而且影响布面的产品质量。基于上述原因,大于等于3毫米以上的纱线毛羽被纺织界认定为有害毛羽;而较短的绒毛状短纤维,反而对纱线以及后续织物外观有利。因此,如何降低纱线有害毛羽、保留纱线有利毛羽,是纺织企业最关心的热点技术难题。

针对环锭细纱工序,国内外的学者做过大量的研究,有效降低纱线有害毛羽的途径主要是通过采用新型纺纱技术或专用消除毛羽装置来消除3毫米及3毫米以上的长毛羽。目前新型环锭纺纱技术代表是紧密纺纱技术,如美国知识产权局1984年12月18日公开的发明专利“Deviceforstretching,condensingandtransportingaroveoffibersduringaspinningoperation”,专利号US4488397;美国知识产权局2000年6月1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Deviceforcondensingadraftedfiberstrand”,专利号6073314;美国知识产权局2000年6月13日公开的发明专利“Deviceforcondensingadraftedfiberstrand”,专利号6073314;美国知识产权局2000年7月4日公开的发明专利“Arrangementforcondensingadraftedfiberstrand”,专利号6082089;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1月9日公开的发明专利“Transportbeltfortransportingafiberstrandtobecondensed”,专利号US6170126B1;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7月24日公开的发明专利“Arrangementandmethodforcondensingadraftedfiberstrandandmethodformakingyarnthereform”,专利号US6263656B1;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8月14日公开的发明专利“Apparatusforcondensingadraftedstrand”,专利号US6272834B1;美国知识产权局2001年5月29日公开的发明专利“Condensingzoneforaspinningmachine”,专利号US6237317B1。上述紧密纺纱技术专利公案的核心原理都是针环锭纺纱过程,聚集纺纱三角区纤维须条,加强对纤维须条边缘纤维控制,有效降低纺纱过程中纤维头端外露,降低纱线毛羽。然而实践应用表明:紧密纺纱技术不仅降低纱线3毫米以上的有害毛羽,而且也大大减少了3毫米以下的有利毛羽;大量研究表明紧密纺纱线内部结构致密,纱线刚度大、不易弯曲,即使有害毛羽非常少,仍然不适合做针织等产品;特别是目前通过气流集聚的紧密纺纱技术,只对高支纱毛羽降低效果明显,对粗特纱线毛羽降低效果差;另外,紧密纺属于环锭工序,生产出的纱线后续要经过络筒工序,纱线毛羽要剧增4-8倍,在纱线织造或针织之前,纱线有害毛羽又会大量重新产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9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