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FPC与双膜功能片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2120.3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3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丁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易利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G02F1/13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5 | 代理人: | 朱业刚;谭果林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fpc 功能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FPC与双膜功能片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液晶面板已经广泛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产品中。双膜功能片是触摸屏的最重要功能部件,而FPC排线则用于将功能片与主板相连通。如图1,图2所示,目前工厂的生产过程中,FPC排线和双膜功能片是通过压合机压合于一体的。其生产方式为:首先将上下线ITO膜组合,并切割成小尺寸的双膜功能片,然后将双膜功能片与FPC对好位,并放置在压合机台上。最后调节温度,压力及压合时间,并通过压合机将专用的压头将FPC排线和功能片压紧。由于现有的双膜功能片在绑定工序时,需要使用专用的压合压头,且压合压头的规格和种类较多,不同的功能片需要使用不同的压头,从而出现浪费,调机时间长和不易管理等问题,在做样时,压头来料时间赶不上样品交期,导致样品交期延误,引发客户抱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易于实施的FPC与双膜功能片的连接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FPC与双膜功能片的连接结构,包括:FPC排线、导电胶、光学胶、压头、由上线膜及下线膜组成的双膜功能片,所述FPC排线通过导电胶与所述双膜功能片相粘接,所述上线膜及下线膜通过光学胶相互粘接于一体,所述压头设于所述FPC排线及双膜功能片的上部,在所述下线膜上且与所述上线膜的对应位置处设有一凹槽。
所述压头的尺寸为2.0MM*100MM。
所述导电胶为异方性导电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有效解决了传统FPC排线和双膜功能片在压合过程中需要使用专用的压合压头,且压合压头的规格较多而造成浪费及交期延误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双膜功能片的下线膜上设有一凹槽,从而使上线膜在施压后其上的凸起可嵌入于下线膜上的凹槽中,从而不会产生高度差。此外由于可以使用通用的压合压头,从而使管理更容易,节省了成本,使压合工序和调机时间缩短。样品交期也可以满足客户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结构新颖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下线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线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下线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部件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列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对本实用新型不构成任何限制。
如图3~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FPC与双膜功能片的连接结构包括FPC排线10,导电胶20,光学胶30,压头40及双膜功能片50。所述双膜功能片50由上线膜51及下线膜52组成。所述FPC排线10用于将功能片与主板相连通。所述导电胶20为异方性导电胶,用于将功能片与FPC相连接。所述FPC排线10通过导电胶20与所述双膜功能片50相粘接,如图4,图5,所述上线膜51及下线膜52通过光学胶30相互粘接于一体,所述压头40设于所述FPC排线10及双膜功能片50的上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头40的尺寸为2.0MM*100MM。在所述上线膜51上设有向外延伸形成的凸起511,在所述下线膜52上且与所述上线膜51的凸起511对应位置处设有一凹槽521,且当开槽后,压合机通过压头40对功能片50及FPC排线10施加压力,使所述上线膜的凸起511则嵌入于所述下线膜的凹槽521中,上线膜材就会填补下线膜的槽位。从而使上线膜51和下线膜52之间不会产生高度差。
尽管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揭示,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以上各构件可用所属技术领域人员了解的相似或等同元件来替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易利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易利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1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控制片上系统(SoC)中的带宽分配
- 下一篇:多媒体内容的自动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