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的轴封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22030.4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20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 发明(设计)人: | 巢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华欣彤源电机厂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6;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轴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机的轴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通风机电机轴封漏油问题比较突出,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消除电机轴封漏油。如图1所示,现有电机的轴封结构,外侧端盖与迷宫密封动环构成了迷宫密封,两者之间的轴向间隙调整是否正确,是能发挥迷宫密封作用的关键。现有电机的轴封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密封通道太短;2.金属密封片无法平衡轴承箱内外压差;3.金属密封片与电机轴直接摩擦;4.无甩油环,油直接沿轴向向外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的轴封结构,彻底消除了漏油问题,提高经济效益,确保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机的轴封机构,包括电机轴、轴承箱和端盖,所述端盖包括内侧端盖和外侧端盖,所述内侧端盖和外侧端盖下部开设有甩油槽,所述电机轴上靠近轴承箱两边内壁处分别设有甩油环A和甩油环B,所述甩油环A包括甩油环A1和甩油环A2,且两者螺栓连接,所述电机轴上内侧端盖和外侧端盖处均设有骨架油封,内侧端盖下部的骨架油封外侧设有油封压盖,外侧端盖处的骨架油封外侧设有迷宫密封动环。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轴上设有电机轴平衡盘。
进一步地,所述内侧端盖与轴承箱之间具有机壳板。
进一步地,所述甩油环A1和甩油环A2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电机的轴封结构,彻底消除了漏油问题,提高了经济效益,确保了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同时它也为消除转动机械设备轴封漏油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电机的轴封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内侧端盖周围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1.电机轴,2.油封压盖,3.骨架油封,4.甩油环A,5.内侧端盖,6.机壳板,7.轴承箱,8.外侧端盖,9.迷宫密封动环,10.甩油环B,11.电机轴平衡盘,12.O型密封圈,13.金属密封片,14.密封片压盖,41.甩油环A1,42.甩油环A2。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2~3所示,一种电机的轴封机构,包括电机轴1、轴承箱7和端盖,端盖包括内侧端盖5和外侧端盖8,内侧端盖5和外侧端盖8下部开设有甩油槽,电机轴1上靠近轴承箱7两边内壁处分别设有甩油环A4和甩油环B10,甩油环A4包括甩油环A141和甩油环A242,且两者螺栓连接,电机轴1上内侧端盖5和外侧端盖8处均设有骨架油封3,内侧端盖下部5的骨架油封3外侧设有油封压盖2,外侧端盖8处的骨架油封3外侧设有迷宫密封动环9。
进一步地,电机轴1上设有电机轴平衡盘11。
进一步地,内侧端盖5与轴承箱7之间具有机壳板6。
内侧端盖5和外侧端盖8下部开设有甩油槽,电机轴1上靠近轴承箱7两边内壁处分别设有甩油环A4和甩油环B10,当电机轴1高速旋转时,甩油环A4和甩油环B10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将机油沿径向甩至轴承箱7内壁,一部分机油沿内壁流回轴承箱7,一部分机油落在端盖甩油槽上并沿着槽流回轴承箱7,从而阻止机油进入轴封间隙。另外,采用甩油环后,使密封通道也加长了,使泄漏的机油由原来的直线流动变成曲折流动,大大增加了流动阻力。
如图3所示,为了提高密封效果,甩油环A4由甩油环A141和甩油环A242组合而成。泄漏油通过第一道甩油环A141时,大部分油已被甩向轴承箱7内壁并沿内壁流回轴承箱7,有一小部分机油则可能通过第二道甩油环A242与内侧端盖5的间隙继续向外泄漏。这部分油在通过此间隙时将受到较大的阻力,同时也被第二道甩油环A242甩到内侧端盖5内壁并沿内壁及甩油槽流回油池。因此通过这两道甩油环后再泄漏出去的油已微乎其微了。最后通过后面的骨架油封3的刮油作用,可将全部泄漏油阻截回油池。
甩油环A141与甩油环A242之间靠螺栓连接。考虑到检修拆装便利,甩油环的固定采用螺栓将其抱夹紧在电机轴1上的方式,且使甩油环与电机轴1的配合间隙控制在0~0.05mm以内。同时为防止油从此间隙向外泄漏,在甩油环A141与甩油环A242之间加上O型密封圈12。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华欣彤源电机厂,未经常州华欣彤源电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20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