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1729.9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5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源浩;肖振中;林水雄;许宏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邓猛烈;潘登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多功能 支架 体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
背景技术
体感器作为最新的一种互动设备,逐渐被应用到智能家电,汽车等不同领域,现有技术下的体感器在进行固定时,因为固定形式单一,因此很难满足多种场合的使用,且无法对体感器的主机发光角度进行灵活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和调整主机发光角度的体感器。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包括主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且所述第一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
其中,所述凹槽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摩擦垫。
其中,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摩擦垫。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臂和所述第二支架臂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270度。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臂和所述主机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负45度小于等于正15度。
其中,所述主机的壳体的下底面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轴向设置于主机壳体的下底面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包括主机和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且所述第一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相配合的凹槽,所述第二支架臂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此结构设置能够方便的通过调节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之间的铰接角实现体感器与外部支架固定或直接与外部设备卡接,而且,还能够灵活的调整主机与第一支架臂之间的角度,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固定和调整主机发光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的轴测图。
图2是图1的仰视图。
图3是图1的主视图。
图中:1.主机、11.第一固定孔、12.第一通孔、13.第二通孔、14.第二固定孔、15.第三固定孔、16.麦克风固定孔、2.支架、21.第一支架臂、22.第二支架臂、221.固定孔、2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带有多功能支架的体感器,包括主机1和支架2,所述支架2包括一端与所述主机1相铰接的第一支架臂2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架臂21的另一端相铰接的第二支架臂22,且所述第一支架臂21的下底面设置有用于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相配合的凹槽211,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下底面设置用于和外部支架紧固的固定孔22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臂21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0度小于等于225度,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臂21和所述主机1之间的铰接角度大于等于负22度小于等于正8度,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负22度角是指主机1相对于第一支架臂21向下旋转时的最大调整角度,正8度是指主机1相对于第一支架臂21向上旋转时的最大调整角度;且所述主机1的壳体的下底面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轴向设置于主机1壳体的下底面的前端。
此结构设计,能够方便的将第一支架臂和第二支架臂展开一定角度后架设到电视机等外部设备的顶部,或将第二支架臂与第一支架臂上的凹槽相配合后与外部支架,譬如:与相机支架紧固,在于外部设置相连接,从而可以方便的实现多种形式的安装,此外,还可以通过主机与第一支架臂之间的铰接,以此实现主机数据采集角度的调整,方便灵活。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凹槽211的底面和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摩擦垫,所述第二支架臂22的下表面设置有第二摩擦垫。
如图3所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主机1的前面板上开设有用于和主机1壳体内的红外投射器相配合的第一固定孔11,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内分别设置有用于控制激光投射器发光强度的红外接收器和红外发射器,所述红外接收头和红外发射头分别与设置在所述主机1壳体内的电控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13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直径,且所述第一通孔12与所述第二通孔13沿所述第一固定孔11的水平中线上下对称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17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