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交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21432.2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0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牛志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牛志彪 |
主分类号: | F28D7/08 | 分类号: | F28D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李本源 |
地址: | 46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环保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水交换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锅炉排烟温度高达300℃~400℃,大部分热量白白浪费掉,造成污染和能量的损耗,有效利用这些散失的热量是提高锅炉效率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锅炉改造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一种有效的措施是采用水交换器吸收排放热量,现在使用的水交换器普遍为单管水循环吸热,吸热管横截面小,水流慢,回收热量的同时散热也大,热量散失,吸热率仅能达到30%~40%,节能效率度低,碳排放超标,难以实现节能环保。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交换器,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产品采用多层多管水循环吸热,吸热率达到80%~90%,节能效率高,采用水吸收热量,减少碳排放,比国家排放标准降低4%,达到环保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水交换器,它包括若干水件组、固定架、进水管、出水管、下连接管和上连接管,所述若干水件组并排固装在固定架上,所述进水管固装在第一水件组顶部,所述出水管固装在末端水件组顶部,所述下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固装在第一水件组与第二水件组一端的底部,所述上连接管的两端分别固装在第二水件组与第三水件组另一端的顶部,以此类推安装;
所述水件组包括上水道、下水道和水管,所述上水道和下水道之间有若干均匀错位垂直设置的水管,且水管两端分别与上水道和下水道相通。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分别安装在水件组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水件组设置为20组。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数量设置为29根。
进一步地,所述水管呈三排分布,第一排与第二排、第二排与第三排的水管均为错位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对称设置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下连接管为U型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连接管为U型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有:
1、节能:本实用新型为多层多管水循环吸热,吸热管横截面积大,水流量大,水流速快,吸收率高,热量散失少,因此能够有效利用多余热量,节能效率高;
2、环保:本实用新型采用水循环吸热,吸收废气率高,减小碳排放量,有效实现环保;
3、本实用新型使用范围广泛,不仅可以有效再利用锅炉排放热量,还可以通过太阳能、天然气、通电等方式提供热源,满足供暖或者提供热水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水件组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水件组 11、上水道 12、下水道 13、水管 2、固定架 3、进水管 4、出水管 5、下连接管 6、上连接管 7、档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水件组1、固定架2、进水管3、出水管4、下连接管5、上连接管6,若干水件组1紧密并排固装在固定架2上,进水管2固装在第一水件组1顶部,出水管4固装在末端水件组1顶部,下连接管5的两端分别固装在第一水件组1与第二水件组1一端的底部,连通第一水件组1和第二水件组1,上连接管6的两端分别固装在第二水件组1与第三水件组1另一端的顶部,连通第二水件组1和第三水件组1,以此类推安装,连接管连通相邻水件组1,将若干水件组1连通为一个整体;
如图2所示,水件组1包括上水道11、下水道12和水管13,所述上水道11和下水道12之间有若干均匀错位垂直设置的水管13,且水管13两端分别与上水道11和下水道12相通,上水道11和下水道12为密闭管道,水管13垂直设置,便于水流均匀垂直下落,路径最短,减少散热。
进一步地,对称设置两个固定架2,固定架2高于下连接管5,固定架2用于整个水交换器安放的平衡稳固。
进一步地,还包括挡板7,挡板7分别安装在水件组1两端,外形整齐美观。
进一步地,水件组1和水管13数量的选择根据实际中热量需求的大小、用途来选择,同一热源,水件组1的数量增多,吸热率变大,水管13数量增多,吸热管横截面增大,水流速度变大,散热越少;本实施例中,设置水件组1为20组,水管13数量为29根,水管13排列三排,第一排水管13和第二排水管13错位平行,第二排水管13和第三排水管13错位平行,使水管13均匀分布在上下水道之间,有利于水流的均匀流动。
进一步地,下连接管5和上连接管6均为U型管,便于连接,美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牛志彪,未经牛志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214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角度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传热强化装置
- 下一篇:空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