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堵塞地漏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9658.9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8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志;李涛;张向科;周升平;郝笑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职业学院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06;E03F5/14;B02C18/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堵塞 地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管道工程的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堵塞地漏。
背景技术
地漏是家庭、宾馆、饭店等厨房、卫生间、浴室等用水场所不可或缺的排水元件。目前的地漏普遍采用“S”弯管,以水封的方式来防止气味的上逸,就是在“S”弯管的弯颈处长期存住一定量的水,来封堵气味。也就是在长期存水的弯颈处,污垢、污物也在此处瘀滞,日积月累,便会出现管道堵塞。“S”弯管被堵塞后,清理起来较麻烦,影响环境卫生。
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能够克服污垢、污物瘀滞的同时,将气味封堵在下水管道内的防堵塞地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建筑工程预埋外露钢筋暴露在空气中锈蚀等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克服污垢、污物瘀滞的同时,将气味封堵在下水管道内的防堵塞地漏。
本实用新型的防堵塞地漏,包括底座和上盖,所述底座上端设有进水口,底座下端设有排水口,所述上盖设有下水孔并遮盖于所述底座的进水口,所述上盖绕其轴线可转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上设有用于搅动阻塞物的螺旋齿且转轴上端伸出所述上盖顶端;
进一步,所述转轴上端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手柄;
进一步,所述上盖顶端设有用于容纳手柄的嵌放槽,所述手柄铰接于转轴上端并能折叠嵌入所述嵌放槽内;
进一步,所述螺旋齿外沿设有切削刃;
进一步,所述底座内设置有过滤筒且过滤筒侧壁设有过滤孔;
进一步,所述上盖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滤筒罩且所述过滤孔位于所述滤筒罩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防阻塞地漏,污水从上盖的下水孔流入底座内,污水内的头发等污物流经转轴上的螺旋齿时,将缠绕或者拦截于螺旋齿,当使用者发现地漏阻塞后,可手动驱动转轴旋转,利用螺旋齿将污物绞碎并向下输送,最终排出排水口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防堵塞地漏,包括底座4和上盖2,所述底座4上端设有进水口,底座4下端设有排水口6,所述上盖2设有下水孔并遮盖于所述底座4的进水口,所述上盖2绕其轴线可转动设置有转轴且转轴上设有用于搅动阻塞物的螺旋齿8且转轴上端伸出所述上盖2顶端,本实施例的防阻塞地漏,污水从上盖2的下水孔流入底座4内,污水内的头发等污物流经转轴上的螺旋齿8时,将缠绕或者拦截于螺旋齿8,当使用者发现地漏阻塞后,可手动驱动转轴旋转,利用螺旋齿8将污物绞碎并向下输送,最终排出排水口6外。
本实施例中,所述转轴上端设有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手柄1,当地漏发生阻塞后,使用者可以方便的通过手柄1驱动转轴转动,最终使得螺旋齿8转动将污物绞碎。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顶端设有用于容纳手柄1的嵌放槽,所述手柄1铰接于转轴上端并能折叠嵌入所述嵌放槽内,使用完毕后,可以将手臂折叠,从而使得上盖2顶面能够平齐。
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旋齿8外沿设有切削刃5,利用该切削刃5可以将污物切碎,防止其堵塞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4内设置有过滤筒7且过滤筒7侧壁设有过滤孔9,该过滤筒7能够将较大体积的污物阻碍于底座4内,避免其阻塞管道。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2底部向下延伸形成滤筒罩3且所述过滤孔9位于所述滤筒罩3内,从而在底座4内部形成一个S型流道,使得水能在底座4内形成液封,从而实现防臭。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职业学院,未经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9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