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环电机液阻启动柜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8795.0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鑫固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1/36 | 分类号: | H02P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3416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环 电机 启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滑环电机液阻启动柜。
背景技术
滑环电机,又称三相绕线型转子交流异步电动机,必须在电机转子回路中串接电阻或电抗器,才可使起动电流减小,而起动转矩提高,功率因素提高,有效地改善电机起动性能。所以,在容量较大,对转动转矩要求较高的机械设备中,通常选用这种电动机来进行拖动。
滑环由导电环、带尾电刷、刷握、导电杆、集电环及滑环罩等部件组成。绕线式转子的绕组和定子绕组相似,三相绕组连成星形,每相绕组的始端联接在三个铜制的滑环上,滑环固定在转轴上。环与环,环与转轴都是互相绝缘的,通过一组弹簧压着的碳质电刷与外电路相连接。
滑环电机启动时一般采用软启动方式,软启动的作用:软启动可减小电动机硬启动引起的电网压降,使之不影响共网其他设备的正常运行,可减小电动机的冲击电流,冲击电流会造成电动机局部温升过大,降低电动机寿命,可减小硬启动带来的机械冲击力,冲击力将加速所传动机械的磨损,减小电磁干扰,冲击电流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干扰电气仪表的正常运行,软启动可使电动机启停自如,减少空转,提高作业率,因而有节能的作用。
软启动的分类:可分为有级和无级两类,前者的调节是分档的;后者的调节是连续的,传统的软启动均是有级的,如Y/△,自耦变压器,电抗器软启动等。连续调节的主要有三种:以电解液限流的液阻启动器,以晶闸管(SCR)为限流器件的晶闸管软启动,以磁饱和电抗器(SR)为限硫器件的磁控软启动。变频调速也是一种软启动装置,他是比较理想的一种,可以在限流的同时保持高的启动转矩,价格高是制约其推广的主要因素,故人们购买其的原因一般着眼于调速,故常不把他归类于软启动装置。
当今人们所使用的软启动方式基本以液阻启动方式为主,传统的液阻启动方式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电解液泄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设备的启动和运行,甚至会导致设备的烧毁,给人们带来了较大的麻烦。
综上所述,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特别需要一种滑环电机液阻启动柜,从而解决以上提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滑环电机液阻启动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滑环电机液阻启动柜,包括液阻箱1、支架2和调阻电机3,所述液阻箱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支架2,所述支架2顶部固定连接调阻电机3,所述调阻电机连接升降器4,所述升降器4连接升降杆5顶端,所述升降杆5底端固定连接下电极6,所述下电极6置于液阻箱1内部,所述液阻箱1顶部连接电极座7,所述电极座7通过弹簧8连接上电极9,所述上电极9顶部置于电极座7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阻电机3连接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连接转速信号线11。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杆5材料为绝缘塑料。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阻电机3为伺服电机。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电解液泄漏的现象,启动过程线性,无冲击,性能稳定,在启动之后电极与电解液不接触,不会使电解液温度升高,大大延长了电解液的使用寿命,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
1、液阻箱;
2、支架;
3、调阻电机;
4、升降器;
5、升降杆;
6、下电极;
7、电极座;
8、弹簧;
9、上电极;
10、控制器;
11、转速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滑环电机液阻启动柜,包括液阻箱1、支架2和调阻电机3,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阻箱1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支架2,所述支架2顶部固定连接调阻电机3,所述调阻电机连接升降器4,所述升降器4连接升降杆5顶端,所述升降杆5底端固定连接下电极6,所述下电极6置于液阻箱1内部,所述液阻箱1顶部连接电极座7,所述电极座7通过弹簧连接上电极9,所述上电极9顶部置于电极座7内部。
由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调阻电机3连接控制器10,所述控制器10连接转速信号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鑫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鑫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87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