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重影的平视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8321.6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40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04 |
发明(设计)人: | 沈晔;张宏;王乐;李旸晖;吴拓;潘桦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计量学院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陈升华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影 平视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视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重影的平视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使用平视显示器(HUD)时,普通挡风玻璃的内、外表面均会反射图像,驾驶员会观察到两个甚至多个图像。如图1所示,画面A发出的光L0,在玻璃的内表面(即前表面)反射,反射光L1入射到眼睛,眼睛将光线L1的反向延长线上的点A1视作光源A的像,同时,光源A发出的光L0会有部分射入玻璃,在玻璃的外表面(即后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光L2再经内表面透射并入射到眼睛,人眼将光线L2反向延长线上的点A2作为光源A的像,因此,人眼可以看到两个像A1和A2,即出现重影。
现有技术中,有以下几种解决重影的技术方案:
公开号为CN103792662A(申请号为201410018910.2)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消重影平视显示装置”提出的一种技术方案,包括向所述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投射图像的投影设备,所述的投影设备内设置可将入射光转换为线偏振光的相位调制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相位调制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前挡风玻璃内部的偏振片,所述偏振片的透射方向与经所述前挡风玻璃的前表面射入的线偏振光的主波长的偏振方向垂直。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投影设备中设置相位调制片,并在前挡风玻璃内嵌入偏振片,使偏振片的透射方向与射入前挡风玻璃的线偏振光的主波长的偏振方向垂直,阻止射入前挡风玻璃的光被前挡风玻璃的后表面反射至人眼,进而消除重影。该系统用于车载平视装置时,存在亮度不足,且需要更换前档玻璃的局限性。
中国专利CN101952776B(申请号为200880127410.5)名称为“显示系统”公开了一种技术方案,包括:用以产生一偏振影像光的影像装置和影像反射元件。该影像反射元件包括基板、邻接该基板的相位调变元件以及偏光元件,相位调变元件具有一反射表面,用以接收该偏振影像光,其中,当该偏振影像光射向该反射表面后,该反射表面反射部分的该偏振影像光以产生一第一反射偏振影像光,其他部分的该偏振影像光射入该相位调变原件,并由该基板反射后由该反射表面射出,以产生一第二反射偏振影像光,该第一反射偏振影像光与第二反射偏振影像光的相位差实质上为nπ。该系统用于车载平视装置时同样有亮度不足的缺点,而且偏光元件更加不方便安装。
中国专利申请CN101888927A(申请号为200880119639.4)、名称为“由夹层玻璃制成的弧形机动车挡风玻璃”提出,一种由夹层玻璃制成的弧形机动车挡风玻璃,所述弧形机动车挡风玻璃包括外表面和内表面,外表面和内表面在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内彼此构成楔角以防止或减少干扰性重影,其中外表面和内表面具有连续改变的楔角,所述楔角取决于相应的局部光束入射角和相应的弧形机动车挡风玻璃局部曲率半径。该技术方案通过楔形热塑性中间薄膜消除重影。这种技术现实了消除重影,但对楔形膜的角度要求苛刻,在安装HUD设备时需要预先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前挡玻璃,成本高昂。
上述技术方案虽能解决平视显示系统的重影问题,但需要对前挡玻璃进行专业改装,改装成本较高。因此,提出一种可靠且成本较低的平视显示重影消除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重影的平视显示装置,旨在通过简单的结构有效消除重影,实现在普通车型上加装HUD系统。
一种消重影的平视显示装置,包括汽车前挡风玻璃和平视显示器,所述的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设置有一重影消除板;
该重影消除板的一面紧贴在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上,为贴合面;
该重影消除板的另一面,为显示面,所述平视显示器与所述重影消除板的显示面投射连接,平视显示器输出图像投射到重影消除板上显示;
该重影消除板的厚度渐变,所述的重影消除板上的贴合面与显示面之间形成夹角,该夹角为重影消除板的夹角
将具有角度的重影消除板以尖端(即厚度较薄一侧)朝上的安置方式,通过光学胶安装在驾驶位前的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利用重影消除板的夹角减少二次反射光的出射角,使重影消除板的前表面(即重影消除板的显示面)反射后的出射光线和重影消除板的后表面(即重影消除板的贴合面)的反射光线在一定范围的重影重叠,从而有效消除重影。
所述的重影消除板的后表面为重影消除板靠近汽车前挡风玻璃一侧的表面。
所述的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表面为汽车前挡风玻璃位于汽车内一侧的表面。
以下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计量学院,未经中国计量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83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