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灌注脱泡一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8092.8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08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季小强;李俊;刘时海;袁洁静;唐小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54 | 分类号: | 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徐琳淞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灌注 脱泡 一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钢板制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真空灌注脱泡一体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钢制品的成型工艺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手工糊制方法;也有模压工艺成型方法;也有必须经过专门设计、专业制造的纤维缠绕成型方法;更有一些综合注射、真空、预成型增强材料或预设垫料的几种模塑方法;以及为了达到制品高性能指标而设计制造的,由计算机进行程序控制的先进的自动化成型方法。
在玻璃钢制品的成型工艺中经常会需要进行脱泡,而脱泡往往是利用脱泡装置对盛有树脂的小桶进行脱泡。传统的脱泡工序时间比较长,而且脱泡效果不理想,脱泡完成后还需要拿出小桶灌注,操作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脱泡效率高,能实现快速脱泡、灌注的真空灌注脱泡一体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罐体和上盖;所述上盖盖设在罐体的口部并形成一个进胶口和一个出胶口;所述进胶口与进胶管密封连接;所述罐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并列且连续相接的导流槽。
上述各导流槽的沿伸方向与树脂流动方向不平行。
上述导流槽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上述上盖上对应进胶口处设有进口导胶板,进口导胶板与罐体上对应进胶口处的管壁平行。
上述罐体与上盖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罐体与上盖通过工字夹具固定连接在一起。
上述罐体的外壁上对应进胶口侧设有悬挂固定扣;所述上盖上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利用导流槽能增加树脂流动的面积,从而更好的排除树脂中的气泡;(2)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槽沿伸方向进一步增加树脂流动面积,进一步提高脱泡效率;(3)本实用新型通过进口导胶板可以保证进胶的稳定性,防止更多气泡的产生;(4)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圈可以提高其密封性,从而有利于抽真空;(5)本实用新型通过悬挂固定扣和把手可以对脱泡后的树脂直接进行灌注,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罐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具有罐体1和上盖2;所述上盖2盖设在罐体1的口部并形成一个进胶口11和一个出胶口12;所述进胶口11与进胶管密封连接;所述罐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并列且连续相接的导流槽3;所述各导流槽3的沿伸方向与树脂流动方向不平行;所述导流槽3的横截面呈三角形。
所述上盖2上对应进胶口11处设有进口导胶板21,进口导胶板21与罐体1上对应进胶口11处的内壁平行,以保证树脂能够更加平顺的进入罐体1内,从而避免了更多气泡的产生。
所述罐体1与上盖2之间设有密封圈4;所述罐体1与上盖2通过工字夹具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罐体1的外壁上对应进胶口11侧设有悬挂固定扣5;所述上盖2上设有把手6。
使用时,上盖2和罐体1使用密封圈4密封,四周使用工字夹具固定,进胶口11连接进胶管,出胶口12连接真空抽气管,罐体1水平放置,先夹住进胶管,真空抽气管真空度稳定后把进胶管插入盛有树脂的小桶,打开进胶管,并让树脂经过进口导胶板21流进导流槽3,小桶内树脂吸完后夹住进胶管,此时由于树脂在导流槽3移动的接触面积增大,容易排除气泡,2-3分钟后,手拿把手6,用悬挂固定扣5挂在架子上,竖起来出胶口12垂直向下,经过脱泡后的树脂经过导流槽3流向出胶口12,此时慢慢开启进胶管,压力稳定后开启出胶口12树脂会经过注胶管流向所要制备的样板内。同时此装置还可以悬挂在较高的架子上来提升样品的进胶速度。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宏发纵横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80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车轮胎胎体成型机构
- 下一篇:打印平台叠加前后移动维度的3D打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