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鱼丸水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7394.3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4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源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75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丸 水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加工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煮装置,特别是一种鱼丸水煮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鱼丸蒸煮通常采用隧道式或连续式蒸煮机,直接采用电力加热,需要持续加热,浪费能源且耗能大,并且消耗水资源大、浪费热能,造成蒸煮效率低,不环保,此外,机器结构复杂,检修维护麻烦。
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一种鱼丸蒸煮槽(申请号:201220648944.6),蒸煮槽底部设置有蒸汽管,蒸汽管周侧开设有用于释放蒸汽加热的气孔,蒸汽管通过管道与外部蒸汽阀相连接,蒸汽管与蒸汽阀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蒸汽进给量的控制机构,蒸煮槽一端上侧设置有过滤口,蒸煮槽另一端设置有过滤槽,过滤槽下侧与蒸煮槽相连通,过滤口通过抽水泵与过滤槽相连接,以利过滤蒸煮槽内的杂质。但该鱼丸蒸煮槽至将鱼丸进行煮熟而没有对应进行冷却,因此不利于鱼丸的保鲜储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有利于鱼丸的保鲜储存的鱼丸水煮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鱼丸水煮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壳体,所述的壳体内设有池体,所述的池体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所述的池体的上侧设有能够输送鱼丸的输送带,所述的输送带的侧部设有能够将所述的池体内的鱼丸运送到输送带上的取料装置,所述的池体的上侧设有冷气进气管且所述的冷气进气管的出气端正对于所述的输送带的上侧面。
在煮鱼丸时,将鱼丸倒入到池体内,通过加热装置对池体进行加热,当温度升到设定温度时,通过取料装置将鱼丸放置到输送带上,使鱼丸随着输送带移动,通过冷气进气管对输送带上的鱼丸进行冷却,使鱼丸达到保鲜的作用,而后经输送带送出,通过本鱼丸水煮装置进行鱼丸的水煮以及冷却,具有效率高且具有较好的保鲜的作用。
在上述的鱼丸水煮装置中,所述的取料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轴向固连在所述的支架上的料斗,所述的料斗的截面呈弯折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电机且所述的电机能够带动所述的料斗转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能够带动所述的支架作升降运动的升降机构。通过电机带动料斗的转动,实现对鱼丸的捞取以及下放,实现对鱼丸的转运,具有结构简单且工作可靠的优点。
在上述的鱼丸水煮装置中,所述的料斗的底板呈网状。采用该设计,能够对鱼丸具有较好的沥水的作用。
在上述的鱼丸水煮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为缸体固连在所述的壳体上的气缸,所述的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支架相固连。通过气缸带动支架作升降运动,具有结构较为简单的优点。
在上述的鱼丸水煮装置中,所述的升降机构为缸体固连在所述的壳体上的液压缸,所述的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的支架相固连。通过液压缸带动支架作升降运动,具有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鱼丸水煮装置中,所述的输送带的末端设有导料板,所述的导料板的出口处设有接料盆。输送带上的鱼丸经过导料板进入到接料盆内,具有输送效率较高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鱼丸水煮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冷气进气管对输送带上的鱼丸进行冷却,使鱼丸达到保鲜的作用,而后经输送带送出,通过本鱼丸水煮装置进行鱼丸的水煮以及冷却,具有效率高且具有较好的保鲜的作用;
2、料斗的底板呈网状,能够对鱼丸具有较好的沥水的作用;
3、输送带上的鱼丸经过导料板进入到接料盆内,具有输送效率较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鱼丸水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壳体;3、池体;4、加热装置;5、输送带;6、取料装置;6a、支架;6b、料斗;6c、电机;7、冷气进气管;8、升降机构;8a、气缸;9、导料板;10、接料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鱼丸水煮装置,包括底座1以及壳体2,壳体2内设有池体3,池体3的底部设有加热装置4,加热装置4可采用加热棒。池体3的上侧设有能够输送鱼丸的输送带5,输送带5的侧部设有能够将池体3内的鱼丸运送到输送带5上的取料装置6,池体3的上侧设有冷气进气管7且冷气进气管7的出气端正对于输送带5的上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源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源泰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3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茯苓粉自动化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萝卜脆专用炒制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