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RC框架梁加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7388.8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0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方跃飞;唐峨;祝峻;张海建;来晓明;赵建国;赖志华;金海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三丰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道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黎双华 |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rc 框架 加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框架梁加固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RC框架梁加固系统结构。
背景技术
框架梁因为只有两端的支撑梁承载压力,中间没有任何的支撑点,且框架梁会作为某种结构来使用,用框架梁来承载一些物体的重量,对于框架梁自身来说,承载压力过大,容易出现框架梁侧裂缝,整个框架梁出现侧裂缝很容易导致整体结构不稳定,使整个框架梁处于崩溃边缘,目前许多桥梁就是因为桥面承载压力过大,使桥路面出现塌陷,桥体侧面出现裂纹,若不及时对桥体进行加固必定会发生坍塌事故,现有的加工技术不成熟且加工成本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RC框架梁加固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现有技术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为弥补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稳定,施工简单,经济适用的RC框架梁加固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RC框架梁加固结构,至少包括钢筋网、槽钢临时支撑柱、浇注通道、厚钢板、框架支撑柱、框架梁、高强度钢板、螺栓、钢筋薄板、销钉、底部保护层、浇注孔和应变贴;所述框架梁的两端由框架支撑柱支撑;所述框架梁内部含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表面覆盖有厚钢板;所述厚钢板 内部设置浇注孔且所述厚钢板表面设置有应变贴;所述浇注孔下端连接着浇注通道;所述框架梁的内部连接高强度钢板;所述高强度钢板与螺栓紧密相连且螺栓将高强度钢板与钢筋薄板固定在一起;所述钢筋薄板由销钉将钢筋薄板与底部保护层加固在一起;所述底部保护层由槽钢临时支撑柱支撑在底部保护层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技术方案:所述钢筋薄板通过销钉固定,并且钢筋薄板上端嵌入在框架梁内部;所述浇注通道位于钢筋网内部,并且钢筋网为交叉网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RC框架加固结构的钢筋薄板通过销钉固定,并且钢筋薄板上端嵌入在框架梁内部,另一方面,浇注通道位于钢筋网内部,并且钢筋网为交叉网状结构与原来的框架能够牢固的进行无缝隙对接,RC框架梁的部分结构固定于要加固的结构中,使其加固后不会产生位于松动脱离等不良现象,该结构稳定,施工简单,经济适用,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加固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梁加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厚钢板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钢筋网,2、槽钢临时支撑柱,3、浇注通道,4、厚钢板,5、框架支撑柱,6、框架梁,7、高强度钢板,8、螺栓,9、钢筋薄板,10、销钉,11、底部保护层,12、浇注孔,13、应变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RC框架梁加固结构,至少包括钢筋网1、槽钢临时支撑柱2、水泥浇注通道3、厚钢板4、框架支撑柱5、框架梁6、高强度钢板7、螺栓8、钢筋薄板9、销钉10、底部保护层11、浇注孔12和应变贴13;所述框架梁6的两端由框架支撑柱5支撑;所述框架梁6内部含有钢筋网1;所述钢筋网1表面覆盖有厚钢板4;所述厚钢板4内部设置浇注孔12且所述厚钢板4表面设置有应变贴13;所述浇注孔12下端连接着水泥浇注通道3;所述框架梁6的内部连接高强度钢板7;所述高强度钢板7与螺栓8紧密相连且螺栓8将高强度钢板7与钢筋薄板9固定在一起;所述钢筋薄板9由销钉10将钢筋薄板9与底部保护层11加固在一起;所述底部保护层11由槽钢临时支撑柱2支撑在底部保护层的正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所述钢筋薄板9通过销钉10固定,并且钢筋薄板9上端嵌入在框架梁6内部;所述浇注通道3位于钢筋网1内部,并且钢筋网1为交叉网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三丰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未经浙江三丰建设有限公司;杭州中宙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杭州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3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隔音墙
- 下一篇:一种摊铺机导轨高度调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