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7169.X | 申请日: | 2015-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69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曹保新;任中全;王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重装蒲白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B65G23/04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5517***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轴式 改向 滚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改向滚筒,尤其是涉及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
背景技术
带式输送机是煤矿生产中的主要输煤设备,改向滚筒是带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主要用于输送带在输送机端部的改向、增加传动滚筒包角的导向和用于张紧装置的导向。目前使用的改向滚筒主要由筒体、通轴、两块辐板、两个轴承和两个轴承座组成,两块辐板分别与筒体的两端焊接,通轴贯穿于筒体和两块辐板,通轴与辐板焊接,两个轴承分别设置在通轴的两端,两个轴承分别安装在两个轴承座内。该种改向滚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1)通轴与辐板焊接,而焊接易产生焊接缺陷,主要有焊接裂纹、未焊透、夹渣、气孔和焊缝等缺欠,这些缺陷减少了焊缝截面积,降低了承载能力,产生应力集中,引起裂纹,降低疲劳强度,易引起焊件破裂导致脆断,对生产过程中造成安全隐患;(2)没有设置对轴承润滑的结构,这样轴承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易产生磨损,会产生较大噪声,缩短了轴承的使用寿命;(3)由于筒体轴向长度长,而筒体无加强结构,抗冲击载荷能力弱,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筒体中部易产生弯曲变形,导致无法实现改向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半轴与筒毂过盈配合,连接可靠性高,轴承润滑方便,使用噪音小,轴承和筒体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左筒毂、右筒毂、左半轴、右半轴、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所述筒体的左端与左筒毂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右端与右筒毂固定连接,所述筒体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有多块加强筋板,多块所述加强筋板均匀布设,所述左轴承座内安装有左轴承,所述右轴承座内安装有右轴承,所述左半轴的右端与左筒毂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所述左半轴的左端与左轴承的内圈装配连接,所述左轴承座的端盖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左油杯,所述右半轴的左端与右筒毂的中心孔过盈配合,所述左半轴的右端与右轴承的内圈装配连接,所述右轴承座的端盖上设置有与其内部相通的右油杯。
上述的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油杯和右油杯均为直通式压注油杯。
上述的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板的数量为五块。
上述的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与左筒毂的连接方式为焊接,所述筒体与右筒毂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上述的一种半轴式改向滚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筒毂和右筒毂对称设置,所述左半轴和右半轴对称设置,所述左轴承座和右轴承座对称设置,所述左轴承和右轴承对称设置,所述左油杯和右油杯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左半轴的右端与左筒毂的中心孔过盈配合,右半轴的左端与右筒毂的中心孔过盈配合,连接可靠性高,承载能力强,能有效解决采用焊接方式出现裂纹、未焊透、夹渣、气孔和焊缝等现象,确保了生产过程顺利进行。
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轴承座的端盖上设置与其内部相通的左油杯,右轴承座的端盖上设置与其内部相通的右油杯,这样通过左油杯可对左轴承润滑,通过右油杯可对右轴承润滑,减小了左轴承和右轴承的磨损,降低了噪声,延长了左轴承和右轴承的使用寿命。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筒体的内壁上沿长度方向固定多块加强筋板,且多块加强筋板均匀布设,大大增加了筒体的强度,提高了抗冲击载荷能力,防止筒体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筒体中部产生弯曲变形,延长了筒体的使用寿命,确保了滚筒的改向功能;另外,将辐板设计为筒毂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滚筒的强度。
5、本实用新型将通轴设计为左右两根半轴,大大减小了改向滚筒的总体重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左轴承座; 1-2—右轴承座; 2-1—左轴承;
2-2—右轴承; 3-1—左半轴; 3-2—右半轴;
4-1—左筒毂; 4-2—右筒毂; 5-1—左油杯;
5-2—右油杯; 6—筒体; 7—加强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重装蒲白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重装蒲白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71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型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无尘型粉末供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