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InGaN/GaN量子阱界面中断生长外延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6981.0 | 申请日: | 2015-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6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徐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世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06;H01L33/32;H01L2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ingan gan 量子 界面 中断 生长 外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nGaN/GaN量子阱界面中断生长外延结构。
背景技术
相比于其它传统光源,高性能GaN基LED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寿命长、损耗低、无污染等显著优势,目前已经普遍应用于通用照明、交通信号指示、显示屏和背光源等领域。随着大规模生产的不断进步,GaN基LED在提高发光效率和降低成本方面取得了飞速发展,尤其在照明领域,GaN基LED的渗透率稳步提高。对GaN基LED的外延生产来讲,提高InGaN/GaN量子阱界面陡峭性和量子阱中In组分均匀性是提高LED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的关键,对提高生产良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研究表明,在InGaN量子阱中In组分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随着量子阱厚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于In原子的引入导致InGaN/GaN界面处应变能增加,这种应变能会排斥In原子的引入,这种现象被称为pulling effect。在InGaN量子阱生长初期,In原子引入效率较低,随着InGaN厚度增加,In原子引入效率逐渐增加,直至达到饱和。在量子阱生长初期In组分明显低导致In组分在InGaN量子阱中分布不均匀,使得LED波长均匀性差,InGaN/GaN界面不陡峭,LED发光效率低。由于InGaN量子阱的厚度只有约3nm,因此如何提高InGaN量子生长初期In组分是关键。为改善LED波长均匀性,中国发明专利(CN 101872719 A)提出一种改善InGaN量子阱中In组分均匀性的外延生长方法,在InGaN量子阱生长初期,通过直接增加In在反应室中气相分压,以期达到增加量子阱生长初期In组分的目的。由于In组分由温度、In气相分压、扩散时间决定,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In组分由In气相分压和扩散时间共同决定。因此,该方法只考虑了In气相分压,没有考虑扩散时间对In组分均匀性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InGaN量子阱In组分不均匀问题,提供一种InGaN/GaN量子阱界面中断生长外延结构,目的是改善InGaN量子阱中In组分均匀性和InGaN/GaN界面陡峭性。所述外延结构依次包括蓝宝石衬底、低温GaN成核层、非故意掺杂高温GaN层、n型GaN层、InGaN/GaN多量子阱层、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外延结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多量子阱层中InGaN层依次包括InN层和InGaN层,所述InN层是在InGaN量子阱初期周期性地通入/停止TMIn进入反应室生长而成。所述外延结构有效提高InGaN量子阱初期In组分,使得InGaN量子阱中In组分更加均匀,界面更加陡峭,从而提高LED波长均匀性和发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InN层生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InGaN/GaN量子阱界面中断生长外延结构,所述外延结构依次包括蓝宝石衬底、低温GaN成核层、非故意掺杂高温GaN层、n型GaN层、InGaN/GaN多量子阱层、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所述外延结构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在蓝宝石衬底上550℃生长低温GaN成核层,1050~1100℃生长非故意掺杂高温GaN层和n型GaN层。
(2)在所述n型GaN层上生长InGaN/GaN多量子阱层,步骤如下:①调整反应室气氛为完全N2气氛,生长压力为200~600mbar,N2流量为42slm,根据目标波长调整反应室温度至745℃,NH3流量为30slm。保持NH3流量不变。在InGaN量子阱生长初期的30s内,保持TMIn的流量为正常生长量子阱的流量1200sccm,周期性地通入/停止TMIn进入反应室。通入TMIn进入反应室时间T1为2s,停止通入TMIn进入反应室时间T2为3s,此时TMIn进入Vent管路,不进入反应室,如此循环6个周期。②完成上述周期性生长后,开始通入正常流量的TMIn和TEGa同时进入反应室生长InGaN,直至InGaN量子阱生长完成。③将反应室温度升高至垒温生长GaN,阱垒厚度和为5-20nm。④反复进行步骤①、②和③,周期数为12,完成InGaN/GaN多量子阱的生长。
(3)在步骤(2)所述多量子阱层上依次生长p型AlGaN层和p型GaN层,完成整个LED的生长。
以上实例仅用于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技术方案。任何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技术方案,均应涵盖在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世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世湖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6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集成式全立体角光源
- 下一篇:铝浆瓶剩余浆料回收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