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底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6231.3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33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王静静;曹志成;薛逊;吴道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5/10 | 分类号: | C22B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李志东 |
地址: | 1022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底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机械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底炉。
背景技术
转底炉由轧钢用的环形加热炉演变而来。它以煤炭和热风为基础,不需焦炭和氧气,具有原料适应性广、工艺简单灵活等优点,在处理钢铁厂含锌尘泥、钒钛磁铁矿、红土镍矿、硫酸渣及其它冶金固废资源等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其基本工艺流程为:含铁原料、还原剂和粘结剂按一定配比混合后制成球团,将生球团干燥后通过布料机均匀布在转底炉炉底,炉底以一定速度旋转运动,球团在15~60分钟内依次经历预热段、还原段和冷却段后被还原为金属化球团或珠铁。
转底炉炼铁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位于炉侧壁的平焰烧嘴燃烧,火焰的高温通过辐射传给料层表面的球团,使含碳球团中的金属氧化物在高温下被还原,加热能源多采用天然气、裂化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和煤制气等,能源来源十分广泛。但该工艺存在以下不足:(1)以辐射传热为主,不能有效利用对流传热,造成转底炉能量利用率低,能耗高。(2)火焰热量靠辐射传热只能到达料层表面,部分热量即使通过料层的空隙辐射也只能到达料层表面的1~2层,为保证还原效果及快速还原,只能在布料层布1~2层球团,严重制约了转底炉的处理规模。(3)由于以辐射传热为主,含碳球团迎着火焰的一面温度较高,还原比较充分,而背着火焰的一面温度较低,还原度较低,导致球团的整体还原度不均匀,制约了产品质量的提升。(4)转底炉在烧嘴燃烧过程中,必然会在喷嘴处产生强烈的气流扰动,导致炉体内粉尘和烟尘量的加大。粉尘量的增大会堵塞烧嘴,影响烧嘴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热量回收利用方面,产生的烟尘和粉尘在换热器上聚集,减少了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降低了燃烧气体预热温度,进而影响燃烧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底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转底炉,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形成环状炉腔;
布料炉盘,所述布料炉盘可转动地位于所述环状炉腔的下部;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下方且与所述布料炉盘相连,以便驱动所述布料炉盘转动;
多个隔墙,多个所述隔墙由所述壳体的顶壁向下伸出且与所述布料炉盘保持一定距离,多个所述隔墙将所述环状炉腔分割为依次相邻的进料腔室,预热腔室、还原腔室、冷却腔室和出料腔室,其中,每相邻的两个腔室的下部相连通,所述进料腔室具有进料口,所述出料腔室具有出料口;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还原腔室内;
第一抽气装置,所述第一抽气装置设置在位于所述还原腔室对应的布料炉盘的下方,以便抽出还原腔室内产生的高温烟气;以及
第二抽气装置,所述第二抽气装置设置在位于所述预热腔室对应的布料炉盘的下方,以便抽出预热腔室内的低温烟气。
由此,上述转底炉具有的第一和第二抽气装置可以将还原腔室产生的高温烟气和预热腔室内的低温烟气通过物料从布料炉盘的底部抽出,使其在炉内的炉料中产生高温烟气对流传热,促进还原炉料的还原和预热,实现转底炉对辐射、对流以及传导三种传热方式的综合利用,提高了产品品质。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转底炉提高了转底炉的热效率、生产规模、还原效果以及产品品质,降低了转底炉的能耗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转底炉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优选地,所述第一抽气装置与所述预热腔室相连通,以便将抽出的所述高温烟气通入所述预热腔室内。由此可以提高热能利用率。
优选地,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装置。由此可有效避免烧嘴燃烧过程中在喷嘴处产生的强烈气流扰动,保证了转底炉还原气氛,提高了转底炉还原效果,降低了炉体内由于强烈气流扰动引起的粉尘和烟尘量加大,解决了普通蓄热式转底炉烧嘴堵塞和热量回收利用效果不佳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布料炉盘上具有多个通孔。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布料炉盘采用透气材料制成。由此可以便于第一和第二抽气装置将还原腔室和预热腔室内的烟气穿过物料层从布料炉盘的底部抽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动炉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转动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利用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转动炉冶炼金属矿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图1-2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底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神雾环境能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6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提高磁控溅射靶材利用率的结构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超声波冲击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