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6080.1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36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汤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F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尾气 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已经成为了最常用、最普遍的交通工具,大量的汽车尾气随着汽车的行驶向空气中不断排放,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对人们的呼吸系统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陷和各种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能对汽车的尾气进行净化后排放,降低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连接管道、连接法兰、净化腔、增压泵、净化液池、输气管及排气管;所述连接法兰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所述连接管道通过所述连接法兰同轴旋接在汽车尾气管上;所述净化腔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的另一端,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净化腔内,且所述增压泵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连通;所述增压泵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气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气管的另一端插入在所述净化液池内,位于所述净化液池的底部;所述净化液池设置在所述净化腔内,所述净化液池内灌装有净化液剂;所述排气管的一端插入在所述净化液池内,位于所述净化液池的顶部,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净化腔的外部。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内设有颗粒物滤网,位于所述连接法兰与所述增压泵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的底部设有收集腔,所述收集腔位于所述颗粒物滤网的前端下方。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与所述净化腔的连接处设有储气缓冲腔,所述储气缓冲腔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管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直接连接在各种车辆的尾气排放管道上,适应性高,能过滤尾气中的颗粒物和主要的污染成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连接管道
2 连接法兰
3 净化腔
4 增压泵
5 净化液池
6 输气管
7 排气管
8 颗粒物滤网
9 收集腔
10 储气缓冲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包括连接管道1、连接法兰2、净化腔3、增压泵4、净化液池5、输气管6及排气管7;所述连接法兰2同轴设置在所述连接管道1的一端,所述连接管道1通过所述连接法兰2同轴旋接在汽车尾气管上;所述净化腔3连接在所述连接管道1的另一端,所述增压泵4设置在所述净化腔3内,且所述增压泵4的一端与所述连接管道1连通;所述增压泵4的另一端与所述输气管6的一端连接,所述输气管6的另一端插入在所述净化液池5内,位于所述净化液池5的底部;所述净化液池5设置在所述净化腔3内,所述净化液池5内灌装有净化液剂;所述排气管7的一端插入在所述净化液池5内,位于所述净化液池5的顶部,所述排气管7的另一端延伸到所述净化腔3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道1内设有颗粒物滤网8,位于所述连接法兰2与所述增压泵4之间,可用于过滤尾气内的颗粒物。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1的底部设有收集腔9,所述收集腔9位于所述颗粒物滤网8的前端下方,过滤到的颗粒物直接落入收集腔9内,便于清理,且不会因为颗粒物的堆积而影响连接管道1的通畅。
优选地,所述连接管道1与所述净化腔3的连接处设有储气缓冲腔10,所述储气缓冲腔10的直径大于所述连接管道1的直径,可用于缓冲和储存尾气,防止尾气排放量大而使净化腔3来不及进行净化处理。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连接到车辆的尾气排放管道上,通过不同尺寸的连接法兰2可应用于不同的汽车。汽车的尾气排放后经过连接管道1的颗粒物滤网8进行颗粒物过滤,再通过增压泵4将尾气打入净化液池5,进行初步的过滤,滤去主要的污染物后再通过排气管7排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直接连接在各种车辆的尾气排放管道上,适应性高,能过滤尾气中的颗粒物和主要的污染成分,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所以,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汽车尾气净化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凡依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理工学院,未经陕西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6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