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用蓄电池投切抑制民用配电的电磁谐振的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3993.8 | 申请日: | 2015-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宙;唐志军;林国栋;邓超平;林金东;林少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H02J3/24 | 分类号: | H02J3/2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蓄电池 抑制 民用 配电 电磁 谐振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接线领域,尤其涉及以较低的投资和较少的设备配置提高配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将以前损失的能量收集回配电网以提高的供电效率,同时有益于延长用电设备的寿命。很好地解决配电系统经常发生的电路谐振造成严重的电磁波辐射问题,改善居民住宅楼的居住环境。
背景技术
多年来城镇居民最为烦恼的是室内外配电回路极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电磁谐振和电磁辐射。主要原因是我国与多数国家使用的配电网均采用TN接线,即配电变压器低压侧400V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这种接线方式本来电力部门为了确保对地电压的稳定和设备金属外壳保护接地所采取的技术措施;但是,这样会极易造成设备带电部分对金属外壳和接地网的电气谐振,谐振的结果便会在空间形成电磁波辐射。从理论上考虑,接地网本应可以将设备金属外壳的所有电磁波吸收,但实际上由于许许多多用电设备发出的电磁波总能量超过了接地网能够接受的容量,造成设备金属外壳的能量积累发生散射。然而,家庭用电中的许多小家电和照明电并不带接地线,一样可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产生谐振后发射出电磁波。当然,在电源侧零线与PE线是相互连接的,同样可以与接地网构成谐振回路。
现在4G移动通讯的发射信号的频率在1.80GHz~2.50GHz范围内,通讯信号在工作频段内基本上是连续频谱,当然频谱线的幅值是不断变化的。而且,经调制后的信号还可以分解出其它较高频率的分量。微波炉的工作频率是2.455GHz,刚好在4G移动通讯的发射信号的频率范围内,所以不仅微波炉的使用会启动高频率谐振,而且通信信号是有可能启动配电网络中一定范围的微波炉效应的;在微波炉效应的环境中所形成的化学物质蒸发及污浊空气在热气流涌动时处于悬浮状态,造成各种严重环境污染和食物污染、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当然,居民用电的一些家用电器(如微波炉和电磁灶)和电工元器件也具有启动微波炉效应的功能;所以,现在城市居民区局部的空气污染与配电网络中启动这种微波炉效应的确有很大关系。但是,如何抑制频率在2.00GHz左右的电磁谐振确实是技术难题,在配变400V侧装设普通空芯电抗器对kHz数量级的频率和MHz数量级的频率的谐振有抑制作用;但对GHz数量级的频率的谐振的抑制效果可能不明显。而且,空芯电抗器本身价格较高(特制价格更高),改造安装的工作量也较大;既不太适合于民用、而且只能在设计和基建安装时配套考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采用蓄电池投切抑制民用配电的电磁谐振的电路,很好地解决配电系统经常发生的电路谐振造成严重的电磁波辐射问题,改善居民住宅楼的居住安全。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采用蓄电池投切抑制民用配电的电磁谐振的电路,包括若干个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经并联后构成一蓄电池组,所述蓄电池组一端串联一电解电容器经一开关连接至交流220V电源的火线,另一端串联一交流电容器连接至交流220V电源的零线,所述火线和零线之间还并联有一单相用电负荷,所述零线还与接地线连接且接地。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电容器和开关之间还串联有一第一保险丝;所述交流电容器和零线之间还串联有第二保险丝。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的绝缘阻抗分别大于200 。
进一步的,所述蓄电池组下方铺设有绝缘垫。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为一开启式刀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为了降低成本可以使用退役的蓄电池组,由于微波炉原理主要是利用氢原子的谐振频率,而蓄电池内部电解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并联蓄电池组的投切可以有效抑制配网中的微波炉效应。蓄电池电极采用铅板,铅具有良好地吸收辐射波的作用,所以蓄电池组同时具有抑制配电网辐射谐振的作用。蓄电池组正极的开关可以采用机械投切式刀闸接入220V火线。利用蓄电池组的不断开闭来吸收配网中高频率能量,同时改变高频率阻抗以达到抑制谐振的目的,若开关的开闭速度可调,根据需要调整开闭速度会取得更好的抑制谐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39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