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O型圈血流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3641.2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8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14 |
发明(设计)人: | 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马电子医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地址: | 3113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血流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术驱血器械,具体涉及一种弹性O型圈血流控制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肢体部位的医疗手术过程中,为使肢体手术部位清晰起见,同时避免血液的无谓流失,需要采用驱血器械将肢体部位的血液驱离,使其回流至人体中。
常规的驱血器械是驱血带,该驱血带由弹性良好且具有一定长度(通常1米左右)的橡胶薄片制成,使用时先用驱血带一端由肢体末逐圈拉紧驱血带向近心端缠绕,每圈之间不许嵌夹软组织,直至缠绕到肢体根部,即可将手术肢体软组织内的血液驱离肢体。
上述驱血带使用时存在的缺点是:由于橡胶材料的摩擦系数较大,因此驱血带在肢体表面的滑动阻力较大;而且缠绕时容易呈现各圈松紧不一的状态,影响驱血效果,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术驱血器械的改进,该器械用于肢体手术时应具有驱血效果好、使用省力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弹性O型圈血流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器包括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首尾相接形成的圆环体、多层绕包在所述中医用硅橡胶圆柱上的长筒绷带以及随同长筒绷带一起绕包在医用硅橡胶圆柱上的若干拉绳。
所述拉绳为四根,每两根拉绳延伸至外部连接一手柄。
所述圆环体的内圈直径小于人体肢体1-8mm。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参见图5),先按肢体大小选用相应规格控制器;接着将肢体5(例如手肢)穿入控制器圆环体的长筒绷带内;然后操作人员双手往近心端同时拉动两个手柄4,连接在手柄上的拉绳2就驱动包覆在长筒绷带内的硅橡胶圆环体往人体的近心端方向翻转并滚动(图中箭头A所示方向);硅橡胶圆环体滚动过程中,不断释放出拉绳和长筒绷带,同时压迫肢体将肢体中的血液驱回人体主躯干;到达预定肢体位置后,即可剪开包覆在肢体上的长筒绷带,露出手术部位即可进行手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只需先穿套在肢体部位,然后往近心端拉动即可进行驱血;手术完成后也只需剪断圆环体即可;不但驱血效果好,而且使用方便,快速,没有操作难度;适合在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圆环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组装过程中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的弹性O型圈式血流控制器中,圆环体1采用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环绕成圆形后首尾相接形成;长筒绷带3多层绕包(环绕包覆)在医用硅橡胶圆柱上,绕包的层数根据需要确定;若干(优选4根)拉绳2随同长筒绷带一起绕包在医用硅橡胶圆柱上。为使用方便,每两根拉绳的外部连接一手柄4(也可用一根长拉绳穿过手柄,然后把两端连同长筒绷带一起缠绕在圆环体上。
圆环体的制作方法:先裁取一定长度的医用硅橡胶圆柱(圆形横截面的直柱),放进O型圈成型模具中,硅橡胶圆柱的首尾两端相互对准(首尾两端的端面1-1相互对准),接着在首尾两端之间注胶(液体橡胶),然后模压硫化,使得医用硅橡胶圆柱的两端紧密连接并环绕成O型。
所述医用硅橡胶圆柱的直径(圆形横截面的直柱)可按需要选用,通常为2-5cm;由于驱血需要,所述圆环体的内圈直径(即圆环体中的圆形空腔直径)应小于人体肢体(推荐小于人体肢体1-8mm)。显然,为适应人体肢体(手肢,腿)粗细不同的需要,该圆环体应当配置成大小不同的多种规格,以满足医疗需求。
图4显示了拉绳和长筒绷带在圆环体上的组装过程(绕包过程);由图可见:圆环体不断翻转(图中箭头B所示方向),即可将拉绳和长筒绷带绕包在圆环体上,直至图1状态,就可消毒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马电子医疗有限公司,未经万马电子医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36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