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3566.X | 申请日: | 2015-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78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9/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312351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低压 大功率 电动机 通风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机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为4个均匀分布的通风槽通风散热,其余四周用散热筋散热,而散热筋的作用是电机内部的热量通过机壳内壁传递给散热筋后再由外风扇作用冷却,这样的散热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公告号为CN 201708643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电动机的通风管道结构,在机座外设置机座圆筒、支撑环、前法兰、后法兰,所述机座圆筒、支撑环间设置多个均布通风管,所述前法兰、后法兰上均设置与所述通风管直径相适应的通孔,所述通风管穿过所述通风孔并焊接在前法兰与后法兰上。该通风管道结构,加强了电动机的散热条件、降低了电动机各部位温升,提高了高电压大容量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但是上述通风管道结构需要在机座外设置机座圆筒、支撑环、前法兰、后法兰等,通风管道设置于机座圆筒、支撑环间,结构复杂,且通风管道设有电动机内部,电动机体积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电动机体积小、通风散热效果好的新型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两端设有相对的通孔,相对的通孔上连接有直径与通孔内径相适应的通风管。
优选地,所述通孔为2对以上,均匀分布于机座两端圆周上。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和通孔的连接处采用电焊烧结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电动机体积较小,通风散热效果好,与老结构同规格电动机通过性能试验对比,温升下降12K,效率提升0.5%,功率因素提升2%。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低压大功率电动机通风散热结构,包括机座1,机座1采用钢板焊接结构,在机座1的两端圆周上均匀分布有相对的通孔2,相对的通孔2上连接有直径与通孔内径相适应的通风管3,通风管3与通孔2的配合处用电焊烧结密封。
电动机转动时,经转子和内风扇的作用,冷却风量由轴伸端进入电机内部,经电机内腔热交换后,热量从非轴伸端进入通风管,然后由外风扇作用冷却。循环往复达到电动机通风散热效果。上述通风散热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紧凑,通风管设于电动机外部,由外风扇冷却,不增大电动机的体积,通风散热效果好,与老结构同规格电动机通过性能试验对比,温升下降12K,效率提升0.5%,功率因素提升2%。
上述说明是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通过上述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实用新型的许多种改变和变形,其也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创新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3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