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眼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3093.3 | 申请日: | 2015-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6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冯鑫;韦婵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12 | 分类号: | G02B7/12;G02B27/01;G02B27/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李月 |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眼镜。
背景技术
立体眼镜作为虚拟现实设备,通常包括壳体、于壳体一端的两个并列的放大透镜、设置于壳体另一端的显示装置,壳体内具有隔断,将两个透镜到显示装置的光路分割为两眼互不干扰的两个腔体。显示装置对应两个透镜显示两个不同的画面,用户的两只眼睛通过两个透镜看到不同的画面,从而使得用户所看到的内容呈现出立体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在申请号为201420788390.9的专利公开文本中提出了一种立体眼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结构实现双目透镜机构的瞳距调节,该双目透镜调节机构结构较复杂且不能对双目透镜机构固定在调节范围内的任意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透镜进行有效定位的立体眼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立体眼镜,包括主体支架、设置于该主体支架内的双目透镜机构,所述主体支架包括相对置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双目透镜机构夹持在前述两壳体之间,在前述任一壳体上设有用于按压所述双目透镜机构使其抵接在另一壳体上的弹性件。
采用上述结构,调节所述双目透镜机构的瞳距时,所述弹性件始终抵接在所述双目透镜机构上并对其施加一压力,这样,无论双目透镜机构最终停留在任何位置,通过所述弹性件都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定位,使双目透镜机构固定到在调节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避免双目透镜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导致瞳距改变,有利于提高双目透镜机构的定位稳定性,进而确保立体眼镜始终维持与使用者相匹配的瞳距。
优选的,所述双目透镜机构包括单目透镜及用以安装该单目透镜的透镜支架,所述弹性件为一端形成于所述任一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相抵接的弹性臂。
采用上述结构,调节所述双目透镜机构的瞳距时,所述弹性臂的末端始终抵接在所述透镜支架上并对该透镜支架施加一压力,这样,无论双目透镜机构最终停留在任何位置,通过与其抵接的弹性臂都能对其进行有效地定位,使透镜固定到在调节范围内的任意位置,避免双目透镜机构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而导致瞳距改变,有利于提高双目透镜机构的定位稳定性,进而确保立体眼镜始终维持与使用者相匹配的瞳距。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弹性臂的一端与该第一安装孔的壁部形成于一体,其剩余部分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壁部断开设置并朝向所述透镜支架所在一侧倾斜设置,所述弹性臂的另一端与所述透镜支架相抵接。
采用上述结构,使所述弹性臂具有较好的弹性,从而更好地对所述双目透镜机构进行定位,同时还有利于提高所述弹性臂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开设有沿左右方向设置的长形滑道,在所述透镜支架上设有一端与所述透镜支架连接另一端从所述长形滑道伸出形成一操作部的透镜调节件。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者可通过操作所述透镜调节件沿长形滑道在左右方向移动,使双目透镜机构的一对透镜在左右方向上相对或相向移动,进而调节双目透镜机构的瞳距以适应不同的使用者。上述双目透镜调节机构结构简单,易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眼镜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眼镜的仰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立体眼镜的左视图;
图4为立体眼镜的主体支架的剖视斜视立体图;
图5为立体眼镜的前板正视图;
图6为立体眼镜的前板沿图5所示A-A向的剖视斜视立体图;
图7为第一调节部的立体图;
图8为第二调节部的立体图;
图9为图5所示前板的后视斜视立体图;
图10为构成图4所示主体支架的第一壳体的后视斜视立体图;
图11为齿轮传动结构配置在图4所示主体支架内的剖视斜视立体图;
图12为齿轮传动机构的前视斜视立体图;
图13为齿轮传动机构的后视图;
图14为眼罩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图14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眼镜的具体结构进行描述,为了附图清晰,且突出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点,在部分附图中省略了部分结构。在下述描述中,所述后(内)侧是指与人脸相对的一侧或一面,所述前(外)侧是指背离人脸的一侧或一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暴风魔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30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内窥镜设备
- 下一篇:用于移动终端镜头批量组装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