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麻醉用针头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2873.6 | 申请日: | 2015-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胡业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业荣 |
主分类号: | A61M5/32 | 分类号: | A61M5/32;A61M5/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200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麻醉 针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麻醉用针头,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人们更加追求无痛化的治疗方案,因此麻醉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麻醉用的医疗器械也在不断的得到发展和创新,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快、更好、更有效的治疗;
然而目前的麻醉针头却并不能让人们满意,尤其是大手术的时候,可能需要全部麻醉,但是目前大部分的麻醉针头只有一个出药孔,因此出药速度慢,药扩散到人体的时间就长,并且有时候还需要具备多处麻醉,这样就会导致小范围内病人挨好多针,另外有时候大手术小注射器的药效不足以支撑,就需要把吊针后重新换注射器再次注射,这样病患也要重复扎针;况且人们在手术的过程中有可能不会只注射麻醉药,还有可能会注射其他药品,这样也会出现重复扎针的情况,因此很多患者非常空间多次注射所带来的痛苦,这方面确实需要我们对医疗器械进行发明创造,以此来避免。
发明内容
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麻醉用针头,能够精准的确定注入人体的长度,并且给药迅速,给药范围大,同时还避免了重复扎针给病患带来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麻醉用针头,包括空心针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心针体上均匀设置有刻度,空心针体的前1/3段均匀设置有出药孔,空心针体后端连接三通的一端,三通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输液管。
通过刻度的设置使得针体的插入深度更加精准到位,给药更加充分;
所述的空心针体的前1/3段的针体四周均匀密布出药孔。
通过均匀密布的出药孔的设置,使得给药速度更快,同时还提高了给药范围,避免了小范围内的多次注射;另外因为空心针体不可能都插入到人体中,因此出药孔不能够密布整个空心针体,那样麻醉药就会从没插入人体的出药孔内流程,经过测试,麻醉注射的时候前段的1/3是一定会插入人体内的,因此空心针体前面1/3密布出药孔是没有问题的,也是最佳方案。
所述的空心针体的前段为尖端设置。
尖端设置主要是为了方便麻醉针的扎入,也相应的减轻患者的痛苦。
所述的三通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的输液管上设置有单向阀。
两根输液管必须同时使用,将两个注射器分别连接到其中两根输液管的注射器接口上,然后打开单向阀,同时排出气体,然后扎入人体,通过三通将两个注射器内的麻醉药同时注入人体,这样也避免了重复扎针给人带来的痛苦。
所述的三通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的输液管的末端均设置有注射器接口。
所述的三通为四通。
四通的使用跟三通原理相同,可以同时注入3个注射器的药物。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刻度的设置使得针体的插入深度更加精准到位,给药更加充分,药效发挥也更加良好;
2、通过均匀密布的出药孔的设置,使得给药速度更快,同时还提高了给药范围,避免了小范围内的多次注射;
3、两根输液管必须同时使用,将两个注射器分别连接到其中两根输液管的注射器接口上,将需要两次扎入人体的药物可以一次注入进去,也避免了重复扎针给病患带来的苦恼,减轻了病患的痛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中空心针体的后视图;
图中:1为空心针体;2为刻度;3为出药孔;4为三通;5为输液管;6为单向阀;7为注射器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针体1,所述的空心针体1上均匀设置有刻度2,空心针体1的前1/3段均匀设置有出药孔3,空心针体1后端连接三通4的一端,三通4另外两端分别连接输液管5。
所述的空心针体1的前1/3段的针体四周均匀密布出药孔3。
所述的空心针体1的前段为尖端设置。
所述的三通4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的输液管5上设置有单向阀6。
所述的三通4另外两端分别连接的输液管5的末端均设置有注射器接口7。
实施例2
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心针体1,所述的空心针体1上均匀设置有刻度2,空心针体1的前1/3段均匀设置有出药孔3;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实施例1中的三通4换为四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业荣,未经胡业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2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