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2863.2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4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苏南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9/02 | 分类号: | H01B9/02;H01B7/22;H01B7/17;H01B1/02;H01B7/02 |
代理公司: | 宜兴市天宇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8 | 代理人: | 丁骞 |
地址: | 21425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聚氯乙烯 绝缘 电力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主动脉的电线电缆,其用量和使用范围越来越大。近几年来,发电厂、变电站、冶炼及石油化工等行业,对电缆的需求量极大。
目前,市场上的电缆各种各样,它们应用在各种不同场合。但大部分电缆都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绝缘效果差,使用寿命短,制造成本高,整体强度不高等。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性能好,整体强度高,可以长时间持续不断工作,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新型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包括无氧铜导体,在所述无氧铜导体外部设有绝缘层,在所述绝缘层外部设有屏蔽层,在所述屏蔽层外部设有半导电带层,所述无氧铜导体、绝缘层、屏蔽层和半导电带层组成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导电单元外部设有填充层,在所述填充层外部设有第一绕包层,在所述第一绕包层外部设有铜丝编织层,在所述铜丝编织层外部设有第二绕包层,在所述第二绕包层外部设有外护套层,它们组成电缆本体,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
所述导电单元共设三个。
所述绝缘层和外护套层都为聚氯乙烯层。
所述填充层为无碱玻璃绳填充层。
所述第一绕包层和第二绕包层都为聚酯带绕包层。
所述铜丝编织层按照2迭2垂直编织而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无氧铜导体,比纯铜、纯铝电缆更稳定,电导率更高,采用铜丝编织层,有效提高电缆的整体强度,采用无碱玻璃绳填充层,填充轻,填充效果好,采用两层绕包层,使整体连接更加紧密,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再通过各层的配合使用,导电单元运行最平稳可靠,使用效果最理想,本电缆可以长时间持续不断工作,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层和外护套层,绝缘效果好,移动性能优越,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整体使用寿命较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型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它包括无氧铜导体1,在所述无氧铜导体1外部设有绝缘层2,在所述绝缘层2外部设有屏蔽层3,在所述屏蔽层3外部设有半导电带层4,所述无氧铜导体1、绝缘层2、屏蔽层3和半导电带层4组成导电单元,所述导电单元至少设有两个,在所述导电单元外部设有填充层5,在所述填充层5外部设有第一绕包层6,在所述第一绕包层6外部设有铜丝编织层7,在所述铜丝编织层7外部设有第二绕包层8,在所述第二绕包层8外部设有外护套层9,它们组成电缆本体,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所述导电单元共设三个;所述绝缘层2和外护套层9都为聚氯乙烯层;所述填充层5为无碱玻璃绳填充层;所述第一绕包层6和第二绕包层8都为聚酯带绕包层;所述铜丝编织层7按照2迭2垂直编织而成。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设置合理,采用无氧铜导体,比纯铜、纯铝电缆更稳定,电导率更高,采用铜丝编织层,有效提高电缆的整体强度,采用无碱玻璃绳填充层,填充轻,填充效果好,采用两层绕包层,使整体连接更加紧密,所述导电单元直径占电缆本体直径的1/3,再通过各层的配合使用,导电单元运行最平稳可靠,使用效果最理想,本电缆可以长时间持续不断工作,采用聚氯乙烯绝缘层和外护套层,绝缘效果好,移动性能优越,可以满足各种使用要求,整体使用寿命较长,符合实际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思路及方法,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的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施例中未明确的各组成部分均可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苏南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苏南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28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LC控制施肥机系统
- 下一篇:一种微耕机具有撒水功能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