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型水力自动闸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2709.5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76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习洪;周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7/02 | 分类号: | E03F7/02;E02B7/4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 自动 闸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排水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型水力自动闸门。
背景技术
在市政雨水或污水管网向自然水体(江河、湖泊等)溢流的系统中,往往通过闸门控制水位高度。闸门需要根据不同的水位进行泄洪,需要动力驱动,消耗能源较多,也不方便维修,且地下调蓄池的水位高度无法控制。因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不消耗能源,且可以控制地下调蓄池水位高度的闸门结构是目前面临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C型水力自动闸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设置于流道内的缓冲池和地下调蓄池,所述地下调蓄池低于缓冲池设置,所述缓冲池与地下调蓄池之间设置有闸门,所述闸门的两侧边缘和底部边缘分别与流道两侧的流道壁配合密封,所述闸门固定于旋转轴的一侧,所述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流道两侧的流道壁上,还包括设置于地下调蓄池内晚于地下调蓄池进水的浮箱室,所述旋转轴的另一侧与连杆一端固定,所述连杆另一端铰接有浮箱,所述浮箱设置于浮箱室中,所述浮箱室底部开有浮箱室出水孔,所述浮箱室出水孔与地下调蓄池相通。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地下调蓄池最高水位与浮箱室侧壁顶部相平。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闸门位于旋转轴的上游或下游;当闸门位于旋转轴上游时,浮箱位于旋转轴下游,当闸门位于旋转轴下游时,浮箱位于旋转轴上游。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连杆为杆件,所述连杆内开有长孔;所述浮箱上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顶部设有置于长孔中与长孔配合的铰轴。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连杆与旋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杆固定板,所述连杆固定板沿连杆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于连杆的顶部。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闸门与旋转轴之间固定连接有闸门固定板,所述闸门上布置有多组闸门固定板组件,每组闸门固定板组件包括两根成锐角的闸门固定板,所述闸门固定板组件沿闸门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浮箱室出水孔处设有排水单向阀。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流道两侧的流道壁上对称固定有旋转轴安装板,所述旋转轴安装板内设有支撑轴,所述旋转轴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支撑轴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旋转轴安装板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流道壁上。
进一步优选的结构,所述闸门的两侧边缘和底部边缘分别与流道壁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缓冲池向地下调蓄池排放口前,无需外界动力或控制技术,利用浮箱的重力自动开启闸门,保证缓冲池中的水在地下调蓄池处于低水位时才向其排放,实现及时泄洪,同时高水位时关闭闸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浮箱室和闸门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闸门位于旋转轴上游时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A-A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闸门位于旋转轴下游时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B-B处剖面图;
图6是图4中C-C处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地下调蓄池低水位状态时,闸门开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地下调蓄池高水位状态时,闸门关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闸门、2-地下调蓄池、3-旋转轴、4-流道壁、5-浮箱、6-浮箱室、7-缓冲池、8-浮箱室出水孔、9-连杆、10-密封圈、11-旋转轴安装板、12-连杆固定板、13-闸门固定板、14-地脚螺栓、15-流道、16-排水单向阀、17-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圣禹排水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2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类正十棱柱形张拉整体可展机构
- 下一篇: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卫生间排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