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11605.2 | 申请日: | 2015-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升;赵颖;葛曼倩;孙少斌;仇德伦;高岩;马士超;钱芳;葛艾丽;房涛;杨清秀;赵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敏 |
| 地址: | 266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35 kv 分体 变压器 户内 一层 变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
背景技术
变电站即改变电压、控制和分配电能的场所,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除此之外变电站还包括配电设备、储能设备、二次设备等多种设备。
由于用在变电站中的主要设备体积较大,所以变电站的占地面积通常较大,设计人员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根据预先规划的用地面积设计变电站的结构,由此使各个变电站间的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设计出的变电站可能不适于周边情况,例如露天的结构会产生噪音及干扰,或者由于各个设备室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变电站内的电缆排布混乱。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结构,以节约用地面积,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提供1.一种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所述变电站设有:三个用于设置35kV变压器本体的变压器本体室11、三个用于设置35kV变压器散热器的散热器室12、10kV配电装置室13、35kV配电装置室14、10kV电容器室15和二次设备室16;所述三个变压器本体室11和散热器室12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相邻设置的所述变压器本体室11和所述散热器室12间设有通行口供人员通行;所述10kV配电装置室13、35kV配电装置室14、10kV电容器室15和二次设备室16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供人员通行。
优选地,所述三个变压器本体室11和所述三个散热器室12相间地设置在楼内的一侧,所述10kV电容器室15和二次设备室16设置在对侧,所述10kV配电装置室13和35kV配电装置室14设置在所述楼内的中间区域。
优选地,所述10kV配电装置室13与所述三个变压器本体室11均直接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散热器室12的进出口为通风百叶门。
优选地,所述变电站下方还设有电缆半层17,用于敷设电力电缆。
优选地,所述变压器本体室11的墙壁为防火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采用全户内设计降低噪声,符合城区规划;各个设备室均设有直接与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的设计提高了变电站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便人员巡视,并且该结构可以省略站内人行通道以节省用地面积,进而节约用地投资,同时加快了地区电网工程设计和建设速度,提高了建设质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的平面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的断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35kV分体变压器全户内一层变电站,图1和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个设备室及装置室中的设备均为变电站内的常用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故图中省略了各个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如图1所示,该变电站设有三个用于设置35kV变压器本体的变压器本体室11、三个用于设置35kV变压器散热器的散热器室12、10kV配电装置室13、35kV配电装置室14、10kV电容器室15和二次设备室16;为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变压器本体室11的墙壁可以选用防火墙。
所述三个用于设置35kV变压器本体的变压器本体室11和散热器室12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相邻设置的所述变压器本体室11和所述散热器室12间设有通行口,用于供人员通行。建造变电站时可以待设备就位后封堵变压器本体室11的外墙,只留出入小门,散热器室12同样设置与外界连通的进出口。为了增强散热效果,所述散热器室(12)的进出口可优选为通风百叶门。
所述10kV配电装置室13、35kV配电装置室14、10kV电容器室15和二次设备室16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用于供人员通行。如图1所示,所有的设备室均设置连通外部的进出口,站内可以不另设人行通道,并且配电室与变压器本体室相隔离,不设置通行口;同时,为了增强散热器室的空气流通性能,可以在外墙上设置可调节的通风百叶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1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