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11380.0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67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张鹏;杨旭;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5 | 分类号: | G09F9/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及位于显示面板单侧或两侧的机械按键,用户在使用车载显示面板时只需要按下机械按键就可实现其功能。而机械按键在长时间使用及按下次数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发生形变,造成误触或者呈现失灵的状态,影响车载显示装置的寿命及用户体验。另外,机械按键占用的空间较大,影响了整个车载显示装置的尺寸,而且影响了整个车载显示装置的简约性及美观性。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隐藏式触摸按键的车载显示装置。
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
画面显示单元;
按键触控显示单元,设于所述画面显示单元一侧,所述触控按键单元包括依次叠设的按键图标模块、触控模块以及背光模块,所述按键图标模块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透明基板、第一油墨层及第二油墨层,所述第一油墨层镂空形成多个按键图标,所述触控模块设于所述第二油墨层远离所述第一透明基板的一侧,所述背光模块具有多个相互间隔的发光区,每一发光区与每一按键图标对应,并位于与其对应的按键图标的下方;以及
主板单元,所述触控模块、所述背光模块及所述画面显示单元分别与所述主板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画面显示单元为画面触控显示单元,且所述画面显示单元中的显示屏为液晶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画面显示单元包括第二透明基板及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的一表面上的触控显示模块,所述第二透明基板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为一整块透明基板的两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模块包括第三透明基板、设于所述第三透明基板上的触控感应件及连接所述触控感应件及所述主板单元的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三透明基板远离所述触控感应件的表面设于所述背光模块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控感应件包括分别用于确定X轴坐标及Y轴坐标的X电极及Y电极,所述X电极与所述Y电极相互绝缘,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块包括背光本体及遮光膜,所述背光本体与所述主板单元连接,所述遮光膜设于所述背光本体与所述触控模块之间,且所述遮光膜上开设有多个出光口,每一出光口构成一个发光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本体包括依次叠设的泡棉、反光膜及导光膜,以及LED线阵列及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遮光膜设于所述导光膜远离所述反光膜的表面上,所述LED线阵列设于所述导光膜的侧边,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LED线阵列及所述主板单元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载显示装置还包括壳体,所述主板单元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泡棉远离所述反光膜的表面粘合于所述壳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油墨层的厚度为5-7μm,所述第二油墨层的厚度为5-7μm。
当按压按键触控显示单元时,主板单元检测到按压信号,控制背光模块点亮,按键图标显现出来。当背光模块没有点亮时,第二油墨层使得第一油墨层的镂空区和非镂空区的颜色一致,从而使得按键图标隐藏。也即上述车载显示装置具有隐藏式触摸按键,在使用寿命上较机械按键大大提高。
而且在外观形式上,隐藏式按键可以在使用时被显示而在无使用状态下可隐藏,外观简约且美观。在成本方面,隐藏式键盘采用油墨技术以及单独背光,并无LCD(液晶显示器),成本大大降低。此外,拥有隐藏式按键的车载显示装置的尺寸可以大大减小,不仅节约了成本,而且在制作工艺,机械强度上都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装置处于不工作状态下的状态图;
图2为图1中的车载显示装置中的画面显示单元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状态图;
图3为图1中的车载显示装置中的画面显示单元与按键触控显示单元均处于工作状态下的状态图;
图4为按键触控显示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背光模块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触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背光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车载显示装置进行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车载显示装置10,包括画面显示单元100、按键触控显示单元200、主板单元(图未示)以及壳体(图未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欧菲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欧菲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1138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