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纺织尘收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9496.0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7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康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乐市信诚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0 | 分类号: | B08B15/00;B07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207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纺织 收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附属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纺织尘收集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纺织尘收集设备是一种专用于纺织灰尘进行收集的装置,广泛应用于纺织机械制造的技术领域;现有的纺织尘收集装置包括收集管和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腔,收集腔内自上之下依次设置有带有筛孔的集料斗、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底槽,收集管与主体顶部连接并与收集腔相通,并在收集管上设置有气泵;使用时,通过气泵将纺织灰尘自收集管抽入至收集腔内,并通过集料斗、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将纺织灰尘进行过滤,最后到底槽进行收集;这种纺织尘收集设备使用中发现,其在工作过程中无法进行观测,从而无法进行人工处理;并且由于集料斗、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底槽为固定设置,无法进行间距调节,导致其在检修和间距调节时无法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方便间距调节从而进行检修、并且可以更好的进行观测的新型纺织尘收集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纺织尘收集设备,包括收集管和主体,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收集腔,收集腔内自上之下依次设置有带有筛孔的集料斗、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和底槽,收集管与主体顶部连接并与收集腔相通,并在收集管上设置有气泵;所述收集腔内壁上设置有滑道,所述底槽与收集腔内底部固定,所述集料斗、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的侧部设置有滑块,所述集料斗、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均可通过滑块自滑道纵向运动,所述集料斗与第一筛网之间、第一筛网与第二筛网之间和第二筛网与底槽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并且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第三支架均包括上分架、下分架和套管,所述第一支架的上分架顶端与集料斗连接,第一支架的下分架底端与第一筛网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上分架顶端与第一筛网连接,第二支架的下分架底端与第二筛网连接,所述第三支架的上分架顶端与第二筛网连接,第三支架的下分架底端与底槽连接,并且上分架的底端和下分架的顶端均设置有外螺纹结构,所述套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螺纹结构,所述上分架的底端与下分架的顶端均插入并螺装在套管的内部;所述主体侧壁上设置有检修口、左观察口和右观察口,所述检修口、左观察口和右观察口均与收集腔相通,并在检修口上设置有检修门;所述左观察口上设置有左透明挡板,还包括左扳手、左传动杆、左联动杆和左刷毛,所述左传动杆的左端位于主体的外部,并且左传动杆外端与左扳手连接,所述左传动杆的右端与左联动杆连接,所述左联动杆位于工作腔内,并且所述左刷毛位于左联动杆的左侧,所述左刷毛的左侧与透明挡板接触;所述右观察口上设置有右透明挡板,还包括右扳手、右传动杆、右联动杆和右刷毛,所述右传动杆的右端位于主体的外部,并且右传动杆外端与右扳手连接,所述右传动杆的左端与右联动杆连接,所述右联动杆位于工作腔内,并且所述右刷毛位于右联动杆的右侧,所述右刷毛的右侧与透明挡板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纺织尘收集设备,还包括两组万向轮和两组定向轮,两组万向轮安装在主体底部前端,两组定向轮安装在主体底部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纺织尘收集设备,所述滑道的内部设置有滑轮,并且所述滑轮可旋转安装在滑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上分架、下分架和套管的连接结构,在旋转套管的同时调整间距,从而更方便检修,并且通过透明挡板可进行观测,方便人工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乐市信诚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长乐市信诚纺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9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