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座铆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8267.7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尹凤娟;冯济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丰华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19/04 | 分类号: | F16B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座 铆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座铆钉,属于铆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后座铆钉是汽车安全带系列紧固件的一种,它用在安全带卷收器盖板与机架之间的紧固,这种铆钉一般采用单面铆接的方式紧固,通过过盈配合使两个金属板件固定在一起。但是由于卷收器是汽车上常用部件,每次开车都要把安全带从卷收器上拉出来,卷收器在频繁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损坏,因此需要拆卸下来维修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普通后座铆钉通常比较难拆卸,这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引起的,第一就是在装配时敲压铆钉使导致铆杆与铆座不再保持垂直度,铆杆被敲歪了;第二个难拆卸的原因是铆座通常紧贴在零件表面,没有施力点去翘铆钉。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座铆钉,使铆钉在装配时铆杆不容易敲歪同时容易在维修时拆卸。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后座铆钉,包括铆座和铆杆,所述铆座包括端盖和限位凸台,限位凸台上端面连接铆杆,限位凸台下端面连接端盖,限位凸台下端面的直径与端盖直径相等,限位凸台上端面的直径小于限位凸台下端面的直径,限位凸台周向轮廓为向内凹陷的弧面,限位凸台上端面与所述铆杆连接处设有冷墩而成的环形凹槽。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弧形。
优选的,所述弧面与限位凸台上端面交界处设有冷墩而成的圆角。
优选的,所述铆杆顶部设有倒角。
优选的,后座铆钉表面设有电镀而成的镀锌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端盖上设置限位凸台,使得端盖不会直接接触工件表面,而限位凸台周向的弧面不仅能够在翘起铆钉时可以让用来翘的杆件可以插入此处施力,而且弧面的结构避免了棱边的产生,使得应力可以有效分散开,提高结构强度。冷墩而成的环形凹槽使限位凸台上端面与铆杆连接处的金属性能更好,更利于应力的分散,使铆杆的根部能更牢靠的结合在限位凸台上,避免被敲倾斜。上端面由于之间小于下端面,与工件的接触面积变小,这样也可以尽量减小因为端面不平整导致铆杆出现偏斜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 A处的放大图。
附图说明:1、端盖;2、限位凸台;2a、弧面;2b、圆角;3、环形凹槽;4、铆杆;4a、倒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后座铆钉,包括铆座和铆杆4,铆座包括端盖1和限位凸台2,端盖1直径为18mm的圆台,限位凸台2上端面连接铆杆4,限位凸台2下端面连接端盖1,限位凸台2下端面的直径与端盖1直径相等,限位凸台2上端面的直径小于限位凸台2下端面的直径,限位凸台2上端面直径为7.5mm,限位凸台2周向轮廓为向内凹陷的弧面2a,弧面2a半径为2mm,限位凸台2上端面与铆杆4连接处设有冷墩而成的环形凹槽3。在端盖1上设置限位凸台2,使得端盖1不会直接接触工件表面,而限位凸台2周向的弧面2a不仅能够在翘起铆钉时可以让用来翘的杆件可以插入此处施力,而且弧面2a的结构避免了棱边的产生,使得应力可以有效分散开,提高结构强度。冷墩而成的环形凹槽3使限位凸台2上端面与铆杆4连接处的金属性能更好,更利于应力的分散,使铆杆4的根部能更牢靠的结合在限位凸台2上,避免被敲倾斜。
其中,环形凹槽3的截面为弧形,弧形半径为0.8mm,环形凹槽3的深度为0.3±0.1,弧形方便冷墩,这个深度与半径经试验取得的铆钉强度最好,应力分散明显。
其中,弧面2a与限位凸台2上端面交界处设有冷墩而成的圆角2b。由于限位凸台2上端面与是与工件接触的,为了避免加工过程中出现的毛刺对工件表面的损伤,因为在此处设置圆角2b可以避免工件表面划伤。
其中,铆杆4顶部设有倒角4a,倒角4a的倾斜边与铆杆4的侧面夹角为15°,倒角4a竖直方向的深度为0.6mm,这样子的倒角4a既避免了铆杆4头部过细,又可以保持较好的导向作用,在铆杆4被敲压进入工件的铆孔时更加顺利。
其中,后座铆钉表面设有电镀而成的镀锌层,镀锌层厚度在6-8微米。镀锌层能够有效防锈,在这个厚度既不浪费材料,又能在50小时内不出现锌腐蚀,满足技术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丰华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台州市丰华通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82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