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形密集型母线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8237.6 | 申请日: | 2015-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18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祝瑞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美联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5/06 | 分类号: | H02G5/06;H02G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陈丽君 |
地址: | 212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集型 母线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形密集型母线槽,属于输电设备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形密集型母线槽主要应用于环境温度在-200C到+400C之间,大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海拨高度不大于2000米,额定电压400V以内,频率为50-60HZ的输配电系统。现代建筑设计越来越紧凑,留给电气设备安装的空间也越来越小,有必要对现行母线槽电气设备进行“瘦身”,充分发挥母线槽的性能。该新型管形密集型母线槽由于将4根扇形导体组合在一个圆管形壳体内,通过4根扇形铜管导体导电的方式。该新型的优势在于改变了传统母线槽的结构形式,将原本很薄很宽的导体铜排,“卷”成了扇形,降低了母线槽的高度。节约了母线槽的体积和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形密集型母线槽,该结构的管形密集型母线槽将原扁平的导体“卷”成了扇形导体,安装在圆管形壳体内,有效节省了体积和空间。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管形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壳体和导体铜排,所述母线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包括中间呈半圆形的导体上通道和位于导体上通道两侧的呈L形的上固定板,所述导体上通道所呈的半圆形的外层设有上散热片,所述上散热片数量为11个,上散热片指向导体上通道所呈的半圆形的圆心,相邻2个上散热片所呈的圆心角为α,所述α=15°;
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互相对称,所述下壳体包括中间呈半圆形的导体下通道和位于导体下通道两侧的呈L形的下固定板,所述导体下通道所呈的半圆形的外层设有下散热片,所述下散热片数量为11个,下散热片指向导体上通道所呈的半圆形的圆心,相邻2个下散热片所呈的圆心角为β,所述β=15°;
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通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用铆钉固定在一起,所述导体上通道和导体下通道两侧贴合,构成供导体铜排安装的导体通道;
所述导体铜排为呈中间的扇形,其所呈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γ,所述γ=90°,导体铜排外包覆有聚四氟乙烯薄膜,导体铜排数量为4个,组合成圆形并套合于导体通道内,导体铜排所呈的扇形的外弧面与导体通道的内壁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上散热片和下散热片上设有散热齿,所述散热齿呈波浪形;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之间设有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所述母线壳体为铝镁合金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管形密集型母线槽,其结构简单,结构新颖、美观,具有安装高度低,体积小,散热效果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的导体铜排不同于通现有密集母线槽内导体铜排的扁平结构,呈扇形,不仅减少了安装高度,同时提高了与母线壳体的接触面,提升了热传递效果,配合母线壳体外上散热片和下散热片的独特设计,增大散热面积,提升了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 导体通道示意图。
图3 导体铜排示意图。
图4 A区域示意图。
图5 B区域示意图。
图6 C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的一种管形密集型母线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母线壳体1和导体铜排5,所述母线壳体1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3,所述上壳体2包括中间呈半圆形的导体上通道21和位于导体上通道21两侧的呈L形的上固定板22,所述导体上通道21所呈的半圆形的外层设有上散热片23,所述上散热片23数量为11个,上散热片23指向导体上通道21所呈的半圆形的圆心,相邻2个上散热片23所呈的圆心角为α,所述α=15°;
所述下壳体3与上壳体2互相对称,所述下壳体3包括中间呈半圆形的导体下通道31和位于导体下通道31两侧的呈L形的下固定板32,所述导体下通道31所呈的半圆形的外层设有下散热片33,所述下散热片33数量为11个,下散热片33指向导体下通道31所呈的半圆形的圆心,相邻2个下散热片33所呈的圆心角为β,所述β=15°;
所述上壳体2和下壳体3通过上固定板22和下固定板32用铆钉固定在一起,所述导体上通道21和导体下通道31两侧贴合,构成供导体铜排5安装的导体通道4;
所述导体铜排5为呈中间的扇形,其所呈的扇形所对应的圆心角为γ,所述γ=90°,导体铜排5外包覆有聚四氟乙烯薄膜51,导体铜排5数量为4个,组合成圆形并套合于导体通道4内,导体铜排5所呈的扇形的外弧面与导体通道4的内壁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美联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美联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82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电缆孔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1千伏插接箱全浇注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