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7275.X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5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田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营养 输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涉及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当患者需经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喂养营养液时,由于缺乏专用的肠内营养输液器,通常是将用于胃管管喂的肠内营养输液器进行改进来使用。由于该类营养输液器通常在胃管接头的附近设有一个喂药用的加药口。在使用时,因为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的连接口和胃管的连接口并不相同,在使用时需将营养输液器位于胃管接头和加药口之间的管路打结,取下加药口的帽盖,将加药开口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连接。
在使用上述装置时,如需在管喂营养液途中管喂药物,要断开营养输液器,使用抽取好药物的针筒和三通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连接,喂药完毕后取下喂药装置再连接营养输液器继续营养液管喂。
但是,当上述营养输液器用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管喂营养液时,存在以下缺点:
①不能直接使用,需要打结,增加了临床工作量;
②如果打结不紧,存在着漏出营养液可能,浪费了营养液,污染了环境;
③喂药物时断开的营养输液器易被污染。
因此,临床上需要一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的肠内营养输液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管路和位于管路两端的营养液接头和出液接头;
在所述管路上,沿出液接头方向依次设有流量调节器、滴斗和设有第一帽盖的加药口;
所述出液接头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相适配,且设有第二帽盖。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一帽盖连接在管路或加药口上。
本实用新型的肠内营养输液器,不需打结,可以直接使用,减小了临床工作量,更为安全可靠;此外,管喂药物时不需断开营养输液器,帽盖不易丢失,减小了受污染的可能性。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肠内营养输液器,包括管路1和位于管路两端的营养液接头2和出液接头3;在所述管路上,从营养液接头2至出液接头3方向,依次设有流量调节器4、滴斗5和设有第一帽盖71的加药口6;所述出液接头3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相适配,且设有第二帽盖72。其中,出液接头3的内径略大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的外径,以使其可以紧密地套在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所述第一帽盖71连接在加药口6上,使帽盖不易丢失,减小了本装置受到污染的可能性。
本肠内营养输液器在使用时,先将营养液接头2与装有营养液的容器相通,缓慢打开流量调节器4,使整个管路1充满营养液,滴斗内液面控制在2/3处以下,并确保管路1无气泡,关闭流量调节器4。将出液接头3与空肠造瘘管或鼻肠管相接,打开流量调节器4,调节滴速即可对肠内进行营养输给。
需要管喂药物时,取下加药口6的第一帽盖71,即可进行加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肠内营养输液器,不需打结,仅需关闭加药三通阀的即可使用,减小了临床工作量,更为安全可靠;此外,管喂药物时不需断开营养输液器,帽盖不易丢失,减小了受污染的可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2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膜布使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作膏药的机械滚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