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7038.3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07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 发明(设计)人: | 官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艾美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42 | 分类号: | G01N30/4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高速 逆流 色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在生物化学领域中的采用液液分离原理的高速逆流色谱仪,特别是公开一种采用非同步行星式旋转方式的不采用旋转接头的高速逆流色谱仪。
背景技术
高速逆流色谱仪是一种分离纯化的仪器,主要应用于生物、化学、中药等领域。其分离原理利用螺旋管在行星式运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互不混溶的两相溶剂不断混合,将样品反复分配,根据分配系数依次洗脱。在与其他类分离色谱相比,其不仅克服了固定相载体带来的样品吸附、损失、污染等缺点,同时还具备成本低,溶剂可回收等优点。
高速逆流色谱仪的运行原理是一个或者多个行星式旋转的螺旋管缠绕而成的工作柱,在流体动平衡的原理下实现固定相保留,螺旋管随着工作柱承受的不同离心力场的改变,实现两相混合完成萃取,其中,工作柱的公转速度与自转速度相同,离心力场由公转速度决定。当前,高速逆流色谱仪面对众多的目标化合物定位于通用型设备,由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所以出现了有些化合物分离效果好,有些化合物分离效果差的现象。
通过分析高速逆流色谱仪的分离原理得知,分离萃取的效果优劣与两方面因素有关,溶剂体系的选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离心力场。不同的溶剂体系对于分离所需要的立场不同,但常见的高速逆流色谱仪只能提供单一的立场,无法应对不同溶剂体系所需要的不同的离心立场。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可以根据溶剂体系需要实现所需要的离心立场,通过调整公转和自转速度比,以此满足工作要求。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多采用旋转接头实现软管解绕,而因旋转接头容易损坏,更换成本高使得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使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因旋转接头易损坏的情况,提出一种软管解绕代替旋转接头的方法,满足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的运行需要。该方法降低了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的使用成本的同时也提升了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的使用效率,
具体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由公转电机(1)、自转电机(2)、自转主动带轮(3)、自转传动皮带(4)、自转从动带轮(5)、左侧旋转轴(6)、机箱左支架(7)、第一夹板(8)、第二夹板(9)、支撑柱(10)、第三夹板(11)、第四夹板(12)、右侧旋转轴(13)、右侧轴承座(14)、机箱右支架(15)、左侧轴承座(16)、右侧中间轴(17)、第一带轮(18)、第二带轮(19)、第二皮带(20)、第一皮带(21)、工作柱轴(22)、第五夹板(23)、第六夹板(24)、中间旋转轴(25)、第三带轮(26)、第三皮带(27)、第四带轮(28)、左侧传动轴(29)、第五带轮(30)、第四皮带(31)、第六带轮(32)、第五皮带(33)、公转主动带轮(34)、第七带轮(35)、流通管(36)、工作柱(37)、第八带轮(38)、第八带轮轴(39)组成;其中,中间旋转轴(25)穿过第二夹板(9)与第五夹板(23)、第六夹板(24)组成的第一框架,第二夹板(9)、支撑柱(10)、第三夹板(11)组成第二框架,第一夹板(8)、第四夹板(12)组成第三框架。其特征在于工作柱(37)安装于第一框架之内,通过公转电机(1)、自转电机(2)的转动驱动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三框架的旋转,实现工作柱(37)公转自转和解绕。
所述的一种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其特征在于公转电机(1)与自转电机(2)在平行安装在同一侧,第一框架安装于由第二夹板(9)、支撑柱(10)、第三夹板(11)组成的第二框架,第二框架安装于第一夹板(8)、第四夹板(12)组成的第三框架之内;第三框架安装于由机箱左支架(7)、机箱右支架(15)组成的机箱内。
所述的一种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其特征为第一框架内对称水平安装2个工作柱(37)。
其中,一种非同步高速逆流色谱仪由2台电机驱动,公转电机(1)与自转电机(2)在同一侧水平安装于机箱外。工作柱(37)安装于第五夹板(23)、第六夹板(24)组成的第一框架内,第一框架安装于由第二夹板(9)、支撑柱(10)、第三夹板(11)组成的第二框架内,第二框架安装于第一夹板(8)、第四夹板(12)成的第三框架之内;第三框架安装于由机箱左支架(7)、机箱右支架(15)组成的机箱内,通过公转电机(1)与自转电机2分别驱动第一框架和第三框架的旋转实现公转和自转。
根据以上内容所述,第一框架内对称水平安装2个工作柱,第一框架与右侧中间轴(17)、中间旋转轴(25)同心安装与第二框架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艾美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艾美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703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船用吃水测深装置
- 下一篇:新型水上漂浮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