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稳定杆安装位置的控制臂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6319.7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26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发明(设计)人: | 明宇;吴泽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瀚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9 | 代理人: | 黄洋;盖军 |
地址: | 24100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 安装 位置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臂结构,特别的,此控制臂结构带有稳定杆安装位置。
背景技术
悬架系统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汽车的可靠性、操纵性和舒适性等性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车轮系统相对于车身的各个方向上的运动,在车轮和副车架或车身之间设计有控制臂结构。控制臂也叫摆臂,其一端连接转向节,另一端连接副车架或车身,能够保证车轮按照设计的轨迹进行运动。为了保证悬架的舒适性和操纵性两种性能之间的平衡,通常在悬架中设计有稳定杆结构,常见的设计方式是将稳定杆采用连接杆连接在滑柱系统上,零件多,结构复杂,安装费时费力,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稳定杆安装位置的控制臂,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降低悬架系统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稳定杆安装位置的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所述控制臂本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转向节连接的球头套管,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的衬套套管,关键在于所述控制臂本体还设有用于供稳定杆穿过的稳定杆安装孔,所述稳定杆安装孔的孔壁设有用于固定稳定杆的固定通孔。
在安装时,将控制臂一端连接转向节,另一端与副车架或车身相连;然后将稳定杆穿过稳定杆安装孔,并利用穿过固定通孔的螺栓将稳定杆与控制臂固定。上述安装过程取消了连接杆,简化了结构,有效提高了安装效率,并降低了成本和故障率。
具体来说,所述控制臂本体由上板和下板固定连接而成,上板和下板设有位置对应、开口方向相对的弧形部,所述上板和下板的弧形部相对设置而构成所述稳定杆安装孔,所述上板和下板均为钣金件,上板和下板的两侧均设有翻边;所述上板设有所述固定通孔。控制臂本体由钣金冲压的上板和下板连接而成,加工方便,成本低廉,增加了翻边以后可以很好的保证控制臂的刚度。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臂本体在稳定杆安装孔位置处还固定有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的两侧均设有翻边,所述上加强板设有所述固定通孔。上述上、下加强板可以采用高强度钢板冲压而成,起到对控制臂的稳定杆局部安装位置加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的两端均设有缺口,作用是降低局部刚度,保证受力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上加强板和下加强板的宽度小于上板和下板的宽度,上加强板嵌于上板两侧的翻边之间,下加强板嵌于下板两侧的翻边之间。这样在稳定杆安装孔的上下两侧均设有双重翻边(本体的翻边和加强板的翻边),显著提高了该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臂中带有稳定杆的安装位置,省去了稳定杆连接杆,简化了稳定杆的安装结构,降低了零件数量,同时控制臂采用钣金冲压焊接而成,设置有若干强化刚度的结构,成本低,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稳定杆安装位置的控制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制臂的上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控制臂的上板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稳定杆与控制臂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表示:1、控制臂本体;11、稳定杆安装孔;12、固定通孔;13、上板;14、下板;15、翻边;16、上加强板;17、下加强板;18、翻边;19、缺口;2、转向节;3、球头套管;4、衬套套管;5、稳定杆;6、弧形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实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带有稳定杆安装位置的控制臂包括控制臂本体1,所述控制臂本体1的一端设有用于与转向节2连接的球头套管3,另一端设有用于与副车架或车身连接的衬套套管4,控制臂本体1的中部设有用于供稳定杆5穿过的稳定杆安装孔11,所述稳定杆安装孔11的孔壁设有用于固定稳定杆5的固定通孔12。
具体来说,所述控制臂本体1由上板13和下板14焊接而成,上板13和下板14的结构相同,下面以上板13为例说明其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上板13为钣金件冲压而成,上板13两侧设有翻边15,翻边15的高度为渐变降低的趋势,益处是随着翻边15高度的降低,控制臂在受力的时候,焊接边缘的应力分布会更加合理,减少开裂的风险。上板13设有弧形部6,所述上板13和下板14的弧形部6开口相对而构成所述稳定杆安装孔11,所述上板13设有所述固定通孔12(下板14可以不设有固定通孔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631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车门外水切安装结构
- 下一篇: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