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984.2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薛维培;姚直书;经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3/01 | 分类号: | E21B23/01;E21B34/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厚 冲积 钻井 井筒 破壁注浆 孔口 冲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钻孔孔口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
背景技术
钻井法凿井是利用大型竖井钻机破碎岩土,采用泥浆护壁和排渣,井筒钻进到设计直径和深度后在泥浆中悬浮下沉已预制好的井壁,然后进行壁后充填固井的一种机械化凿井方法,它具有施工安全性好、机械化程度高和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
但随着钻井井筒穿过冲积层厚度增加和工程实践发现,由于钻井井筒采用单层井壁支护,在壁后采用碎石充填段,冲积层中的压力水将直接作用于井壁外表面。对于应用较多的钢筋混凝土井壁结构,如果在浇筑制作时混凝土出现裂纹等,那么以后在深厚冲积层高压水的长期作用下,原有裂纹将会逐渐扩展和贯通,形成渗漏水通道,这将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带来威胁。
虽然井壁初期出水量小,但由于出水点处水压高,随着时间的变化,裂缝慢慢逐渐扩展、水量逐渐增大。因此,为确保井筒安全使用,应尽早采取有效的防治水技术措施。对于井筒防治水,方法之一是在井筒内破壁注浆。由于破壁注浆位置对应地层为流砂层,在注浆孔钻穿井壁时,有效控制涌水、喷砂等险情发生,确保井筒及施工人员安全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结构简单,可有效控制涌水、喷砂等险情发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包括孔口管、挡圈、加固钢板、4根短锚杆、高压三通、卸压阀、高压球阀、压力表和浆液混合器,所述孔口管的一端伸入井壁,所述孔口管的另一端露在所述井壁外,所述孔口管的露在所述井壁外的一端设有所述挡圈和所述加固钢板,所述挡圈设置于所述井壁和所述加固钢板之间,所述加固钢板的中心钻设有圆孔一,所述圆孔一套在所述孔口管上,所述加固钢板的4角各钻有圆孔二,4根所述短锚杆分别穿过所述圆孔二将所述加固钢板和所述挡圈与所述井壁固定连接,所述孔口管露在所述井壁外的一端与所述高压三通的一个端口相连,所述高压三通的另两个端口分别连接所述卸压阀和所述高压球阀,所述高压球阀通过管线与所述浆液混合器相连,所述高压球阀和所述浆液混合器之间的管线上设有所述压力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其中,所述挡圈为圆环形,所述挡圈套在所述孔口管上通过焊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其中,所述孔口管的伸入所述井壁的一端设有马牙扣,露在所述井壁外的一端设有外丝扣,所述外丝扣与高压三通的一个端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其中,所述孔口管选用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其中,所述短锚杆为树脂短锚杆。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其中,所述挡圈由钢板加工而成。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通过设置挡圈和用短锚杆锚固的加固钢板,可以防止因水压过大,孔口管直接冲出的现象发生,通过高压三通可以控制出水点处的水压,且通过增加卸压阀,当压力过大时可以先卸压然后再注浆,结构简单,可有效防止孔口管冲出、控制涌水、喷砂等险情的发生,确保井筒及施工人员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所述孔口管伸入井壁的一端设有马牙扣,用于锚定连接,增大孔口管与井壁混凝土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因水压稍大孔口管冲出,外丝扣用于与高压三通一端对接,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深厚冲积层钻井井筒破壁注浆孔口管防冲出装置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9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