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路板飞针测试机智能回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890.5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49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协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28 | 分类号: | G01R3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旦华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路板 测试 机智 能回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回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线路板飞针测试机智能回缩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业的快速发展,线路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由于制造工艺的原因,生产出来的线路板会存在断路的质量问题,需要检测合格后,才会被应用于下一道工艺,由于每块线路板都需要进行检测,检测工作量特别巨大,于是线路板测试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尤其以飞针测试机应用最为广泛,由于飞针测试机的工作原理,造成测试飞针必须高频率地和待测线路板撞击接触测试,为了避免测试飞针对待测线路板形成硬性碰撞,造成对待测线路板以及飞针的损坏,通常需要设置一飞针阻尼装置对高频率碰撞地飞针进行阻尼与缓冲。
中国专利文献CN203178309U公开了一种线路板飞针测试刀架,该刀架的一端形成飞针固定部、另一端形成刀架固定部,其中,飞针固定部形成有飞针固定槽和中空结构,刀架固定部形成有孔槽,孔槽外围壁形成上挠臂、连接部和下挠臂,上挠臂形成有上应力缓冲缺口槽,上应力缓冲缺口槽呈弧形状,下挠臂形成有下应力缓冲缺口槽,下应力缓冲缺口槽呈弧形状,连接部连接上挠臂、下挠臂和飞针固定部。在该结构中,由于刀架固定部处于上挠臂、下挠臂围成的空腔内,这样在缓冲阻尼过程中,上挠臂、下挠臂上下摆动时会受刀架固定部的阻碍,所能摆动的行程小,即上挠臂、下挠臂对飞针缓冲的行程也小,从而影响整体阻尼缓冲效果。另一方面,由于上挠臂与下挠臂仅在靠近飞针固定处形成一个缓冲缺口槽,这样,上挠臂、下挠臂的弹性基本上靠上挠臂、下挠臂本身的材料,从而使得刀架整体的弹性小,耐冲性能不佳。另外,测试过程中,由于飞针频繁地与待测线路板撞击接触,现有技术中虽然有线路板飞针测试刀架对飞针起到缓冲作用,但是在线路板飞针测试刀架的缓冲形变过程中,由于驱动线路板飞针测试刀架朝线路板方向前移的驱动手臂并不清楚线路板飞针测试刀架是否以达到最大缓冲形变行程,而会继续前行,从而导致驱动装置前移太过而造成飞针、飞针测试刀架、或线路板损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驱动飞针测试刀架朝线路板方向前移的驱动手臂并不清楚线路板飞针测试刀架是否以达到最大缓冲形变行程,而会继续前行,从而导致飞针、飞针测试刀架、或线路板损坏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控制驱动手臂智能回缩的线路板飞针测试机智能回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路板飞针测试机智能回缩装置,包括驱动装置,一端固定在所述驱动装置上,另一端在外力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端上下摆动的飞针阻尼回缩架,且所述飞针阻尼回缩架的摆动端上安装有飞针,所述驱动装置通过驱动所述飞针阻尼回缩架带动所述飞针前移或回缩运动,还包括感应所述飞针阻尼回缩架发生阻尼形变到达形变预设位置的感应器,以及接收所述感应器的感应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停止前移并回缩的控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飞针阻尼回缩架为弹性架体,所述弹性架体优选为塑胶结构,包括固定部,以及一端与所述固定部连接,另一端绕所述固定部上下同步摆动的上挠臂、下挠臂,所述上挠臂、下挠臂未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一端适合安装所述飞针,所述下挠臂与所述固定部相接的一端的上侧和/或下侧设有凹槽;所述上挠臂与所述固定部相接的一端的上侧和/或下侧也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上挠臂、下挠臂安装所述飞针的一端的上侧和/或下侧上也分别设有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优选为半圆状。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架体还包括中间臂,所述中间臂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挠臂、下挠臂安装所述飞针的一端连接,所述固定部、上挠臂、下挠臂、以及中间臂构成四边形架体。
进一步地,所述四边形架体为矩形架体。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呈“L”形,所述固定部的纵向边与所述上挠臂的端部连接,所述固定部的横向边与所述下挠臂的端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架体通过螺钉穿过所述横向边固定在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螺钉横向设有两个。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架体为塑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协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协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电机测试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树枝引发实验的电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