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4547.0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7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启云;牛美峰;周光辉;张明林;叶桂明;赵金昌;张昆;王振红;孙燕琴;朱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7/12 | 分类号: | E21B7/1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韩小燕 |
地址: | 31003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海 钻孔 防止 套管 位移 布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适用于水深超过20m,且小于50m的海上勘察钻孔的施工。
背景技术
随着近海风电勘探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我国海洋新能源开发力度深入,对水深20m以上,且小于50m的海域范围,如潮流能的研究开发,已经开始探索性示范研究。但随着水深的增加,以及海洋潮汐流速的加快(4m/s),如果仍然参照海上风电钻探的下管工法,即用套管下入一定深度,并依靠套管自重竖立在海上的方法,由于随着水深的增加,上下潮汐使作用在护孔套管上横向力增大,致使护孔套管无法竖立在海中。为解决用于深入海底土层中的护孔套管的固定问题,需对护孔管固定方法进行研究,以满足高流速、且水深增加的海上钻探施工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旨在使护孔套管呈一直线竖立在海中,确保在该海况区域内顺利实施地质钻孔。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近海钻孔时防止护孔套管位移的布置结构,具有竖直插于海底的护孔套管,护孔套管的上方泊有浮式平台,护孔套管顶端带有导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孔套管插入海底地面2m,在护孔套管外壁一侧距管底8-10m处和18-25m处分别焊接管固Ⅰ和管固Ⅲ,在护孔套管外壁的另一侧距管底13-18m处焊接管固Ⅱ;在所述导向装置的同一高程上焊接两个呈180°布置的管固Ⅳ;所述浮式平台在其船沿两边分别距护孔套管轴心线5m及10m处焊接船固Ⅱ和船固Ⅰ;各管固与所对应的船固通过钢丝绳连接。
所述护孔套管外径219mm,壁厚10mm;所述钢丝绳直径11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护孔套管的固定方法成功地克服了因水深增加、以及涨落潮高流速的冲击下,深入海底的219mm护孔套管被横向推动致使套管倾斜或位移的不足。护孔套管自上而下成一直线竖立在海中,从而确保了在该水深海域的地质钻孔工程顺利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具有外径为219mm、壁厚10mm的护孔套管1,其底端伸入海底地面约2m控制,套管与套管之间通过丝扣或法兰连接,每根套管长度在3-5m之间,护孔套管顶端带有导向装置。护孔套管1固定点的上方泊有浮式平台2。另在护孔套管1的不同高度设置固定点,具体为:在护孔套管外壁一侧距管底8-10m处和18-25m处分别焊接管固Ⅰ3和管固Ⅲ5,在护孔套管外壁的另一侧(180°对称)距管底13-18m处焊接管固Ⅱ4。在顶部导向装置的同一高程上焊接两个呈180°布置的管固Ⅳ6。
所述浮式平台2在其船沿2-1两边分别距护孔套管1轴心线5m及10m处焊接船固Ⅱ7和船固Ⅰ8。
所述管固Ⅰ3和管固Ⅲ5用直径11mm的钢丝绳9与一侧的船固Ⅰ8连接固定,管固Ⅱ4用直径11mm的钢丝绳9与另一侧的船固Ⅰ8连接固定。导向装置上的两个管固Ⅳ6也分别用直径11mm的钢丝绳9与同侧的船固Ⅱ7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工艺是:首先确定钻孔的位置,并根据实际潮涨潮落的情况来确定护孔套管的长度,另在护孔套管各管固点上,分别系上钢丝绳,然后依靠套管自重边下套管边接长套管,使套管下到海底面2m左右,为防止护孔套管倾斜,各管固点钢丝绳分别对应固定在船沿各船固点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454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