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气混输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3966.2 | 申请日: | 2015-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930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07 |
| 发明(设计)人: | 钟功祥;武江瑜;吕志忠;李小华;石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7D1/00 | 分类号: | F17D1/00;F17D3/05;F17D3/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 混输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混输橇,是一种橇装式油气混输系统,属于原油集输领域。
背景技术
在油层间与石油共生的并伴随石油一起被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被称为油田伴生气。长期以来,受到技术手段、经济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大部分油田的伴生气都被排空或烧掉了。这既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为了提高输送效率,常用的方法是先将气液相分离,然后分别用输送液体的泵和输送气体的压缩机对液相和气相加压输送,这就需要一整套分离设备及两套独立的气、液输送管线,所需要的设备、场地投资较大。而油气混输系统以一台多相混输泵代替普通液体输送泵和压缩机,省去了繁杂的分离设备和输送管道,既减少了基建投资,又保护了环境,因而是适用于海洋油田、边际油田、沙漠油田及卫星油田一种高效经济的开发方式。传统的油气混输系统是利用双螺杆混输泵对油气进行加压输送至目的地。但是,这种泵排量小,对泥沙敏感,而且螺杆外缘与缸体磨损后压力迅速降低,导致泵工作可靠性低、维修量大、寿命低、运行成本高,尤其在高气液比输送时,混输泵效率会大打折扣。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急需对现有油气混输系统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油气混输橇,能实现对高气液比的油气进行输送;处理量大,效率高,且橇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移动安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混输橇,主要由旋流分离器、压缩机、离心泵、控制柜、气体缓冲罐、液体缓冲罐、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节流阀、止回阀、闸阀、橇组成,所述旋流分离器位于橇的左侧,压缩机位于橇的中上方,离心泵位于橇的中下方,控制柜位于橇的中上方;油气汇管与旋流分离器相连的管线上安装有节流阀;旋流分离器与压缩机相连的气体输入管线上和旋流分离器与离心泵相连的液体输入管线上分别连接有气体缓冲罐、液体缓冲罐、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缩机的气体输出管线和离心泵的液体输出管线上分别安装有止回阀和闸阀,且气体输出管线与液体输出管线最终合成一条油气混输管线;所述压缩机、离心泵、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控制柜连接在一起。
当混合油气从外部经油气汇管进入旋流分离器,调节节流阀可以控制进入旋流分离器的流量,混合油气在旋流分离器分离后,天然气进入压缩机加压增速后经过止回阀和闸阀流出,原油进入离心泵加压增速后经过逆止阀和闸阀流出,流出的天然气和原油最终以较高的压力和速度充分混合后共同进入油气混输管线,被混输到集中处理站。输入输出管线上的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分别将压力信号、流量信号、温度信号传达到控制柜,控制柜根据这些信号作出判断信号,并将信号分别传达给压缩机和离心泵的变频器,从而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使得压缩机和离心泵适应流体的流量、压力及温度的变化,提高压缩机和离心泵的工作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用油气混输橇省去了繁杂的分离设备和输送管道,既减少了基建投资,又保护了环境,因而是适用于海洋油田、边际油田、沙漠油田及卫星油田一种高效经济的开发方式;2、用旋流分离器将油气进行分离,能将油气中的泥沙去除,处理量大,分离效果好;3、用压缩机和离心泵分别对天然气和原油进行加压增速处理后混输,能对高气液比的油气进行输送,不仅处理量大,且油气混输效率高,压缩机和离心泵寿命长;4、控制柜通过采集输入输出管线上的压力信号、流量信号、温度信号来控制压缩机和离心泵的电机转速,使得压缩机和离心泵适应流体的流量变化,提高压缩机和离心泵的工作效率;5、橇装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移动安装方便。具有结构简单新颖,性能可靠,寿命长,适应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油气混输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油气汇管,2.节流阀,3.旋流分离器,4.气体输入管线,5.气体缓冲罐,6.控制柜,7.压缩机,8.止回阀,9.闸阀,10.气体输出管线,11.油气混输管线,12.橇,13.液体输出管线,14.离心泵,15.温度传感器,16.流量传感器,17.压力传感器,18.液体缓冲罐,19.液体输入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平板灯
- 下一篇:自卸卡车储气筒自动卸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