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3367.0 | 申请日: | 2015-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81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前进;张道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杨晔隽 |
地址: | 212200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组件 防反 汇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汇流盒,特别涉及一种多线制的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光伏组件连接均采用分支连接器串联或并联,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接触电阻大,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功率损耗大的缺点,同时连接过程中缺少有效的防反保护。为了改善这些现象,本实用新型采用多线制连接,这样可以降低组件功率的损耗,提高连接的便捷性,并有效的防反保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触电阻小,降低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功率损耗,具有有效的防反保护的一种太阳能光伏组件汇流盒。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结构:
一种多线制的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包括盒体和底座,所述盒体和底座相连接。在盒体和底座之间,排布着多组接线端子,每两只接线端子之间通过一只或多只二极管相连接,起旁路保护作用。另每两只接线端子之间通过一只或多只导体相连接导通。盒体内部的接线端子与二极管或导体使用硅胶密封,每只汇流盒通过一根或多根电缆线输入和输出。
所述的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盒体和底座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相连接。
所述的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接线端子和电缆线之间采用铆接并锡焊加固的连接方式。
所述的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接线端子和二极管之间采用锡焊或电阻焊连接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接触电阻小,降低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功率损耗,具有有效的防反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薄膜组件防反汇流盒原理电路图。
图标1、盒体;图标2、底座;图标3、接线端子;图标4、二极管;图标5、电缆线。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结构示意图1,一种光伏组件接线盒,包括盒体1和底座2,所述盒体1和底座2相连接,在盒体1和底座2之间,排布着多组接线端子3,每两只接线端子3之间通过一只或多只二极管4相连接,起旁路保护作用。另每两只接线端子3之间通过一只或多只导体相连接导通。盒体内部的接线端子3与二极管4或导体使用硅胶密封,每只汇流盒通过一根或多根电缆线5输入和输出。所述的盒体和底座之间采用超声波焊接固定相连接,接线端子和电缆线之间采用铆接并锡焊加固的连接方式,接线端子和二极管之间采用电阻焊连接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通灵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33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