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料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2939.3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5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法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3 | 分类号: | B29C45/23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赵郁军;程凤儒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高分子成型加工技术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阻料构造。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中国台湾第201416212A号发明专利公开案所提供高分子加工技术中的注料端件1,用以于一注料挤筒出料端与位于合模状态下的模具间,形成可供原料流动的通道,并使注料端件1与模具受同一挟模装置所夹合定位,而令热熔的原料得以流入模具内部的模室空间中,受模具的模制成型。
前揭专利公开技术中,是使注料端件1结合于注料挤筒的出料端上,并与注料挤筒受相同动力源而于多数的模站中位移作动,因此,为避免其于不同模站间进行位移时,热熔的原料自注料端件1的出料口溢流而出,是以,于该专利前案中揭露有以适当具动力的阻料件2分设于注料端件1上,据以进行阻闭注料端件1的出料孔,避免原料溢流,或释放注料端件1的出料孔,使之畅通以供原料流出,但是,由于注料端件1非仅单作为形成原料流动通道的角色,其同时亦与模具受同一挟模机构所夹合,因此,为避免阻料件2受到挟模机构的夹合而受损坏,于阻料件2周侧突设有若干适当高度的隔部3,使阻料件2不受挟模机构的作用力所及,该已知技术,由于注料端件1与各隔部3的整体高度过大,除徒增挟模机构的整体高度而不利于低床化外,亦造成挟模机构的开合模行程过长,使能源利用未达最佳程度。
而为避免上开专利前案所衍生的缺失,如图2所示的另一已知技术,是将阻料件4设置于注料挤筒的出料端5上,而与注料端件6相隔开来,以使阻料件4独立于挟模机构用以施加挟模力的作用端面之外,其技术固可避免上述专利前案的缺失,但却因阻料位置与注料端件6出料孔距离过远,造成位于注料端件6内部流道中的热熔原料仍有自出料孔溢流的情况产生,仍未臻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料构造,其可适当地阻挡热熔原料的不当溢流。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料构造,包含了有一座部;一阀孔部,设于该座部中,并于该座部的一侧端面形成一出流口;一阻料件,具有一身部,滑设于该座部中,并可于一阻闭位置与一释放位置间滑移作动,当该身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时,使该身部的一部阻塞该阀孔部,而当位于该释放位置上时,则使该阀孔部保持畅通;一滑动部,具有一滑体,滑设于该座部中,而可于一第一位置与一第二位置间往复位移,一具弹性的维持体,介于该滑体与该座部间,以弹力使该滑体弹性地维持于该第一位置上,当该滑体位于该第一位置上时,以一抵接端突伸于该座部的一侧端面外,而当该滑体位于该第二位置上时,该抵接端往该座部内缩;一连接部,连接该滑体与该身部,令该滑体与该身部彼此同步地分别于该座部中滑移,当该滑体位于该第一位置上时,该身部位于该阻闭位置上,而当该滑体位于该第二位置上时,该身部则位于该释放位置上。
其具体地、是使该阀孔部自该出流口往内依序区隔成一第一小孔径段、一第一大孔径段及一介于该第一大孔径段与该第一小孔径段间的第一环形肩面。
其中,该身部具有一阻料端,外径与该第一小孔径段的内径相等,当该身部位于该阻料位置上时,该阻料端同轴填塞于该第一小孔径段中,据以阻绝该第一大孔径段与该出流口间的连通。
其中,该座部具有一座体,并使该出流口位于该座体的一侧端面上,一滑孔贯设于该座体上,且使该滑体滑设于该滑孔中。
其中,该滑孔的孔轴与该出流口的曲率中心轴平行对应,而于该座体的一侧端面上形成开口。
其中,该滑孔自该开口往内依序区隔成一第二大孔径段、一第二小孔径段以及一介于该第二大孔径段与该第二小孔径段的第二环形肩面。
其中,该滑体具有一杆身,以一端与该抵接端连接,并使该杆身的外径小于该第二小孔径段的内径而滑设于滑孔中。
其中,该维持体容设于该第二大孔径段中,并使一端抵接于该第二环形肩面,另一端则抵接于该抵接端上。
其中,该连接部呈板状,并桥接于该滑体与该身部之间。
其所具有的滑动部数量为多数,并以该连接部同时桥接于各该滑动部与该身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阻料构造可适当地阻挡热熔原料的不当溢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已知技术的立体图。
图2是另一已知技术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钜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29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导管的注塑模具结构
- 下一篇:注塑机机身可调垫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