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2231.8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8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超;周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侯艳艳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蓝牙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蓝牙运动耳机,具体是一种可实现不同佩戴方式切换的蓝牙运动耳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充电技术日常生活中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目前便携式智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无线蓝牙产品的蓬勃发展。蓝牙耳机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小型设备,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用户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
目前适合经常运动的消费者使用的蓝牙耳机通常是挂颈式结构,佩戴在颈部使用,其包括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以及连接左蓝牙耳机主体和右蓝牙耳机主体的挂绳,挂绳上设置调节扣,通过压缩调节扣的调节按键以调节挂绳的长短,提高佩戴使用的舒适性。
然而,现有挂颈式蓝牙耳机在不使用时,通常是取下后置于衣服口袋或其他地方,对于运动时的用户蓝牙耳机收纳较为不便。
基于此,亟待设计一种新型的蓝牙耳机,使用时方便取用,不使用时方便收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蓝牙耳机,方便使用并可方便地收纳于手腕上。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蓝牙耳机,包括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和连接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的挂绳,所述挂绳上穿设有用于调节挂绳长度的调节扣;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上设有相互配合使二者接触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调节扣、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上设有相互配合使三者接触连接为一体的第二连接结构;当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由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且所述调节扣与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时,所述蓝牙耳机呈可佩戴在手腕上的环状。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所述调节扣位于所述挂绳的中间位置上。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由分别内置在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和所述右蓝牙耳机主体上的第一磁吸元件构成,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由分别内置在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所述右蓝牙耳机主体和所述调节扣上的第二磁吸元件构成。
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卡接结构。
当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由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时,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和所述右蓝牙耳机主体并排相背设置。
当所述调节扣与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由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时,所述调节扣连接于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的顶端,且所述调节扣上具有与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的顶端轮廓相适配的凹槽。
所述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上均设置有控制器和运动传感器,所述运动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控制器还电连接有用于采集体温信息的体温传感器和用于采集心跳和血压信息的压力传感器,当所述蓝牙耳机呈可佩戴在手腕上的环状时,佩戴状态下所述运动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手腕皮肤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及调节扣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在不使用时,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连接结构使三者连接为一体,进而使蓝牙耳机整体呈环状,便于佩戴在手腕上进行收纳,使用时将左蓝牙耳机主体、右蓝牙耳机主体、调节扣拆离恢复挂颈式结构即可,大大提高了蓝牙耳机收纳和使用的便利性,提高了人性化程度,尤其适用于经常运动的用户运动时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作为挂颈式蓝牙耳机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蓝牙耳机呈便于收纳的手环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主视图;
图4为图3的A-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控制器、运动传感器、体温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存储模块、显示模块和振动马达在蓝牙耳机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蓝牙耳机作为智能手环使用时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22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