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锥间融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301352.0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66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胡春华;胡细庭;张利君;刘勇;付秋辉;李应红;张兴唐;柳天忠;刘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仁康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姚迎新 |
地址: | 410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具体涉及锥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锥间融合器的外形近似于一个具有一定厚度的长方体,长方体的长边按脊椎端面的生理曲线设计。在手术时,将这种锥间融合器放入两节脊椎之间,使该锥间融合器的长方体的长边接触脊椎端面,然后植入同种异体。这种锥间融合器由于与脊椎端面的接触面积较小,所以稳定性较差,而且是刚性接触,容易引起骨吸收塌陷,进而引起固定松动,同时,这种锥间融合器手术创伤面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与脊椎接触面积较大、防止融合器脱出的椎间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锥间融合器,包括可置于两脊椎之间的中空柱体,柱体周壁开具有数个通孔,在该柱体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支撑板,每一支撑板上开具有数个与柱体内腔相通的微孔。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支撑板与脊椎的接触面呈外凸的弧形。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圆形,其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外径。
作为优选,每一所述支撑板与柱体同心设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柱体的两端设置支撑板,使得支撑板与脊椎端面接触,可避免较小的柱体端面直接与脊椎接触,从而增大了融合器与脊椎的接触面积,防止融合器脱出,提高了融合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锥间融合器,其包括可置于两脊椎之间的中空柱体1,柱体周壁开具有数个通孔2,这样一方面可减轻融合器的重量,另一方面有利于植骨;在柱体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一支撑板3,从而增大融合器与脊椎端面的接触面积,每一支撑板上开具有数个与柱体内腔相通的微孔4,便于骨长入融合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每一所述支撑板与脊椎的接触面呈外凸的弧形,弧形表面分布数个所述微孔,使表面形成毛糙面,进一步增强融合器的稳定性,防止融合器脱落。在实施过程中,每一所述支撑板的横截面呈圆形,其直径大于所述柱体的外径,每一所述支撑板与柱体同心设置,这样一方面可保证支撑板与脊椎端面的接触面积比柱体与椎端面的接触面积大,另一方面可保证融合器受力均匀,进一步提高稳定性。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可采用BNP材料制成,使得融合器与脊椎端面保持柔性接触,可防止骨吸收塌陷。
上述实施方式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仁康医院有限公司,未经长沙仁康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13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