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虾蟹壳上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0665.4 | 申请日: | 2015-05-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51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1 |
| 发明(设计)人: | 郑婷璐;章晔敏;陈小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5G33/14 | 分类号: | B65G33/14;B65G33/26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王树镛 |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蟹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虾蟹壳上料装置,属于机械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虾蟹壳主要由几丁质、蛋白质与矿物质三种成分组合而成,重量各占三分之一,目前在虾蟹壳中主要提取其中的几丁质,几丁质主要用于凝集剂、化妆品素材、医药用材料,具有较高的价值,然而原料虾蟹壳具有较高的水分和蛋白质,在常温下很容易变质,因此需要对湿虾蟹壳进行脱水压榨处理,一般压榨机的进料口处于较高的位置,因此需要用上料装置将湿虾蟹壳提升到压榨机进料口,传统的上料装置存在物料阻塞,上料效率低的缺陷,因此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湿虾蟹壳上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上料装置存在物料阻塞,上料效率低的缺陷。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湿虾蟹壳上料装置,包括底架、开关、出料口、上轴承、电动机、尾座、链条、外筒、螺杆、料斗和下轴承,所述外筒倾斜固定安装在底架上,外筒下方安装有一个料斗,外筒上方设有一个出料口;螺杆安装在外筒内,螺杆尾部通过下轴承安装在底架上,螺杆柄部通过上轴承安装在底架上,螺杆可以在外筒内转动;尾座固定安装在外筒上方,电动机安装在尾座上,电动机转轴与螺杆柄部通过链条连接,电动机能够带动螺杆转动;底架侧面安装有一个开关,通过开关可以启停电动机。
螺杆包括柄部、螺棱、螺槽、尾部、进料段和提升段,螺杆通过柄部和尾部安装在底架上,螺杆尾部和柄部之间为进料段和提升段;进料段螺棱为双头结构,并且螺槽深度相同;提升段螺棱为单头结构,螺棱距离从尾部到柄部递增,螺槽深度递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由于螺杆进料段为双头螺棱结构,因此在进料的时候能够有更大的螺旋推力,使进料更加容易;提升段螺棱之间距离逐渐增大,并且螺槽深度逐渐加大,能够使湿虾蟹壳更加容易被提升,具有效率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湿虾蟹壳上料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湿虾蟹壳上料装置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架2、开关3、出料口4、上轴承5、电动机6、尾座7、链条8、外筒9、螺杆10、料斗11、下轴承12、柄部13、螺棱14、螺槽15、尾部16、进料段17、提升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湿虾蟹壳上料装置,包括底架1、开关2、出料口3、上轴承4、电动机5、尾座6、链条7、外筒8、螺杆9、料斗10和下轴承11,所述外筒8倾斜固定安装在底架1上,外筒8下方安装有一个料斗10,外筒8上方设有一个出料口3;螺杆9安装在外筒8内,螺杆9尾部15通过下轴承11安装在底架1上,螺杆9柄部12通过上轴承4安装在底架1上,螺杆9可以在外筒8内转动;尾座6固定安装在外筒8上方,电动机5安装在尾座6上,电动机5转轴与螺杆9柄部12通过链条7连接,电动机5能够带动螺杆9转动;底架1侧面安装有一个开关2,通过开关2可以启停电动机5。
螺杆9包括柄部12、螺棱13、螺槽14、尾部15、进料段16和提升段17,螺杆9通过柄部12和尾部15安装在底架1上,螺杆9尾部15和柄部12之间为进料段16和提升段17;进料段16螺棱13为双头结构,并且螺槽14深度相同;提升段17螺棱13为单头结构,螺棱13距离从尾部15到柄部12递增,螺槽14深度递增。
本实用新型使用方法:首先将该装置安装在压榨机前段,接通该装置的电源,将湿虾蟹壳倒入料斗10内,通过开关2启动电动机5,电动机5带动螺杆9转动,螺杆9尾部15的湿虾蟹壳通过螺杆9螺旋转动被提升至出料口3处落到压榨机的进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066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降水量检测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漂浮的基于物联网的PM2.5监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