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式预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300599.0 | 申请日: | 2015-05-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32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 发明(设计)人: | 钱承林;李国锋;袁寒春;李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6 | 分类号: | H01F4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 地址: | 314117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预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绕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旋转式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绕线机在工作时,先将绕设的线材开卷,然后通过绕线治具对线材进行绕设。在空心线圈的绕设过程中,需要对线材进行加热从而才能满足制造要求。目前,现有的加热采用固定式的加热装置,即对绕线治具进行加热,绕线治具的加热需要一定的时间,导致绕线机开启后无法即时进行绕线作业。这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生产力的要求和达到空心线圈的精度要求,但是,这种生产方式还至少存在一下缺陷:设计不合理,无预热,加热过程缓慢且加热效果差,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其次,绕线治具的使用寿命较短,需要频繁的更换或者维修。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全自动自粘型空心线圈绕线机,[申请号:200720051358.2],包括机座、设置在机座顶端的机体、穿设在机体下部的主轴传动装置、穿设在机体左端上部的剪压线装置、紧密连接在机体左端顶部的行程控制装置、穿设在机体右端上部的退模装置,紧密连接在机体后侧的推料装置和设置在机座内的气缸装置,所述气缸装置包括气压泵和若干气缸导管,该气缸装置可以通过电磁阀进行控制,该气压泵还设有热风装置,该热风管出口设置在机体中部,管口正对加工绕线模具。该绕线机利用所要加工的铜芯线外表的粘胶在热风下微熔呈粘性的特点,将绕制的空心线圈在设定的程序下自动加工完成,既方便又快捷,而且精度高,是目前同行业中技术领先的优良机械。
上述的方案虽然具有以上的优点,但是,该方案还是未能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更合理,能提高加热效果和缩短加热时间的旋转式预热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旋转式预热装置,设置在绕线主轴上,在绕线主轴上设有能随着绕线主轴同步旋转的飞叉臂,本装置包括套设在绕线主轴上且与绕线主轴转动连接的后端盖,在绕线主轴上还套设有与后端盖周向活动密封连接的前端盖,在后端盖和前端盖之间设有气槽,在后端盖上设有与气槽连通的进风口,在前端盖上设有与气槽连通的出风口。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后端盖相对前端盖的一端设有后环形子气槽,所述的前端盖相对后端盖的一端设有前环形子气槽,所述的后环形子气槽和前环形子气槽形成所述的气槽。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进风口设置在后端盖的侧部,进风口呈L形且该进风口的内端与后环形子气槽连通,外端与气源相连。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出风口轴向贯穿所述的前端盖,出风口的内端与前环形子气槽连通,在出风口外端连接有一根向外延伸的出风管。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前端盖上设有位于前环形子气槽内侧的环形定位槽,在环形定位槽内设有位于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的环形密封圈。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前端盖上具有向远离后端盖一端延伸的筒状定位部,所述的筒状定位部与前端盖连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筒状定位部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在筒状定位部上还设有沿筒状定位部轴向设置的卡口,在前端盖的内侧具有与所述的卡口贯通的缺口,所述的环形定位槽与缺口连通。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后端盖上设有若干圆周均匀分布的定位孔。
在上述的旋转式预热装置中,所述的后端盖上设有若干插于固定孔中且与设于绕线主轴上的旋转座相连的紧固件。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旋转式预热装置的优点在于:1、设计更合理,预先加热,不仅加热效果好,而且稳定性强,大幅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实用性强。2、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制造成本低。3、易于拆装且使用寿命长。4、大幅缩短了加热时间,同时,延长了绕线治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后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前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主轴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与主轴相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田中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3005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陶瓷电容器
- 下一篇:双头空心线圈绕线设备的加热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