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前轴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9504.8 | 申请日: | 2015-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86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 发明(设计)人: | 黄永亮;梁清林;杜冀林;王亚琳;曹崇禧;崔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B35/00 | 分类号: | B60B35/00;F16C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前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前桥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更大水平扭矩强度汽车前轴。
背景技术
在整车中,前轴做为前桥总成最核心的部件,且通过前轴将前桥总成部分制动系部件总成、转向系部件总成连接到车身上。前轴具有承载汽车重量、吸收车辆制动后惯性冲击力及外界对车辆其他各向作用力的作用。
现有技术中,前轴一般通体采用工字钢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很好地承载竖直方向的作用力,但在前后方向上的强度偏小,不能很好地克服水平方向上的扭转力矩。而在汽车悬架系统中,为了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太大侧向倾斜,要依靠推力杆结构来连接前轴和侧方悬架,推力杆的前端需通过推力座安装于前轴中部,为了将推力座与前轴固定,往往会打穿本就很窄的工字钢中部,使前轴更加难以缓冲水平的扭转力矩。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汽车前轴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更大水平扭矩强度汽车前轴。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汽车前轴,包括前轴本体和从所述前轴本体两侧延伸而出的两个工字形侧端,所述侧端包括一体成型的侧端上部、侧端下部以及连接所述侧端上部与侧端下部的连接部,所述前轴本体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上部和本体下部,所述本体上部与侧端上部平滑过渡,所述本体下部前后两面平行且宽度不小于所述侧端下部的宽度。
具体的,所述本体下部设有水平贯穿的固定孔。
具体的,所述侧端上部包括一板簧安装部,所述板簧安装部宽于所述本体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板簧安装部上开设有若干竖直贯穿所述侧端上部的板簧安装孔。
具体的,所述侧端末端设有拳形部,所述拳形部上设有主销安装孔。
具体的,所述侧端从所述前轴本体向外弧性上翘。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汽车前轴本体结构,有利于前轴吸收车辆制动惯性冲击力以及其他自水平方向对前轴造成的较大扭转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汽车前轴的立体图;
图2为汽车前轴的局部主视图;
图3为汽车前轴的局部俯视图;
图4为前轴本体的剖面图。
图中数字表示:
1-前轴本体,11-本体上部,12-本体下部,121-固定孔;
2-侧端,21-侧端上部,211-板簧安装部,2111-板簧安装孔,22-侧端下部,23-连接部,24-拳形部,241-主销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前轴,包括前轴本体1和从前轴本体1两侧延伸而出的弧性上翘的两个工字形侧端2,侧端2包括一体成型的侧端上部21、侧端下部22以及连接侧端上部21与侧端下部22的连接部23,前轴本体1包括一体成型的本体上部11和本体下部12,侧端2主要受力在竖直方向,为了减轻前轴重量,采用通常的工字形结构。本体上部11与侧端上部21平滑过渡,本体下部12前后两面平行且宽度不小于侧端下部22的宽度。前轴本体1为一个T字形的结构,且本体下部12具有一定的厚度,相对工字形结构底部更坚实,有利于前轴吸收车辆制动惯性冲击力以及其他自水平方向对前轴造成的较大扭转力矩。本体上部11与侧端上部21构成一个整体的托承面,前轴本体1和侧端2形成一个弓形的结构,不仅结构过渡平顺,而且使上述托承面与汽车零件之间具有更大的支撑面积,很好地分散作用力。
如图1、图2所示,本体下部12设有水平贯穿的固定孔121。这些固定孔121用于安装推力座,由于本体下部12具有更大的厚度,安装推力座的螺丝可以深入固定,避免本体下部12因为应力集中产生易横向变形。
如图1、图3所示,侧端上部21包括一板簧安装部211,板簧安装部211宽于本体上部11,板簧安装部211上开设有若干竖直贯穿侧端上部21的板簧安装孔2111。板簧安装部211上的板簧安装孔2111能够更好地固定钢板弹簧,其结构利用了侧端2的工字形凹槽形状,方便操作。
如图1、图2所示,侧端2末端设有拳形部24,拳形部24上设有主销安装孔241。主销安装孔241通过主销固定转向节,实现前桥的核心功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未经方盛车桥(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950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