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巷道锚网支护钢筋网片握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8556.3 | 申请日: | 2015-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7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程利兴;李梦珍;刘少伟;于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巷道 支护 钢筋 网片握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支护领域,特别是一种煤矿巷道锚网支护钢筋网片握勾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巷道锚网支护的主要支护作用在于加固顶板和帮部,形成再生顶板以及起到连接作用,网的连接作用可以将煤岩体巷道的顶板和帮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弥补煤岩体强度的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煤岩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保证煤岩体巷道的稳定。然而在井下需要将相邻的网片连接在一起,连接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锚网支护作用的发挥。目前,对锚网连接大多采用铁丝绑定,由于铁丝自身的强度不高,在松软煤岩体巷道中容易崩断或产生相对滑动,致使锚网整体破坏,影响整体锚网支护作用的发挥,尤其是锚网钢筋网片采用铁丝绑定表现更明显。钢筋网握勾相互搭接是解决网片之间的连接易破坏的关键,但由于钢筋网焊接的钢筋较粗,在人工握勾时较困难。因此,研发出一种煤矿巷道锚网支护钢筋网片握勾装置解决网片间的连接难题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煤矿巷道锚网支护快速连接装置,可有效解决锚网连接不紧密、强度不高、施工慢的难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握头和手柄,该装置大致形状如同一个“F”形,手柄的一端的末端有一个矩形开槽,握头插入手柄的矩形凹槽中,并通过焊接将握头与手柄连接,手柄为无缝空心钢管,在距离一端100mm的位置开一个夹角45度的三角形凹槽,通过加工机具将无缝钢管加工成夹角135度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承载能力强,能够将钢筋网片露头握成一个勾形,将钢筋勾与相邻锚网的钢筋骨架进行连接,保证连接固定的紧密性,将相邻锚网连接成一个整体,发挥锚网、锚杆和煤岩体共同作用的复合体作用,是煤矿巷道锚网支护钢筋网片连接装置的一种创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握头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手柄下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手柄左视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向左握勾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向右握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8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握头和手柄两部分,手柄1端部有一个矩形开槽4,握头2上端部插入开槽4中,并将握头2上端的两条楞与手柄1的内表面接触,握头2两端与手柄1表面接触部分通过焊接进行固定,手柄1距离一端100mm的位置有一个夹角为135度的弯角,方便手持弯角处进行握勾。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述的手柄1为一根无缝钢管,外直径30mm,内直径22mm,在钢管末端开一个长40mm,宽10mm的槽4,在距离钢管另一端部100mm的位置开一个夹角为45度的三角形槽,将无缝钢管握成夹角135度的手柄1,并通过焊接将三角形槽两端的钢管连接在一起。
所述的握头2为合金钢,能够满足不同强度的锚杆钢筋骨架,握头长86mm,宽40mm,厚10mm,在距离一端15mm的位置开一个长50mm,宽10mm的握头槽3,用以将锚网钢筋网片露头插入握头槽3中进行握勾。
所述的握头2插入手柄1的开槽4中,其尺寸配合紧密,并将握头上端的两条楞与手柄1的内表面接触,在握头与手柄1外表面接触部分通过焊接固定,保证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85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