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8076.7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786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18 |
发明(设计)人: | 蒋子才;蒋子厚;川津一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子才 |
主分类号: | F23G1/00 | 分类号: | F23G1/00;F23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周美华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弃物 处理 | ||
1.一种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L形外炉体(1),具有水平布置的水平延伸腔室(11)和与水平延伸腔室(11)垂直且连通的竖直延伸腔室(12),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作为通过燃料的燃烧为加热室提供高温气体的燃烧室,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作为加热室,所述加热室用于接收来自燃烧室的高温气体并通过高温气体对容置室加热,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上设置有用于排出燃烧后产生的尾气的排气口(122);
容置室(2),用于承载有机废物并对有机废物进行炭化,所述容置室(2)为可密封的罐体(21),所述罐体(21)插入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腔中并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形成密封,以使所述加热室中的热量传递到所述容置室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1)的外侧壁和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沿周向均匀包围所述罐体(21)外侧壁的侧部加热通道(123);所述罐体(21)的底部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底面之间形成覆盖所述罐体(21)底部的底部加热通道(124),所述底部加热通道与所述水平延伸腔室(11)连通,所述侧部加热通道(123)与底部加热通道(12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4)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的宽度(H3)之比为1:10-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所述侧部加热通道(123)的宽度(H3)之比为14-16: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加热通道的高度(H5)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之比为1.1-1.2: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水平延伸腔室(11)的内径(R3)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之比为0.6-0.8:1。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与罐体(21)的外径(R1)之比为1.1-1.3:1。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21)的底面为球面,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中心纵截面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中心纵截面之间的偏心距离(d)大于零,偏心距离(d)与竖直延伸腔室(12)的内径(R2)的比值为0.1-0.2: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延伸腔室(12)的高度(H1)与水平延伸腔室(11)的长度(H2)之比为1.5-2:1。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口(122)的开口方向与设置在燃烧室上的用于引入助燃气体的通风口(111)的开口方向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罐体(21)的外壁成型有大于罐体(21)外径并抵靠在加热室的顶端的突出部(223),所述突出部(223)通过可拆卸连接方式与加热室的顶端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干馏气体排放口(221)通过干馏气体管道(14)连通到水平延伸腔室(11)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干馏气体管道(14)设置有流量调节阀(141)以及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直达所述罐体(21)底部的安装管道(222),安装管道(222)的一端固定在用于密封罐体(21)顶部的盖体(22)上,另一端位于罐体(21)底部的中心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有机废弃物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道(222)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或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子才,未经蒋子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807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面电陶炉发热盘
- 下一篇:一种燃气暖风机的传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