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7759.0 | 申请日: | 2015-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1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方明;王成昌;赵宏彬;齐红军;杨慧;兰培;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5/00 | 分类号: | B01D35/00;B01D35/22;B01D35/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李媛媛 |
| 地址: | 210036 江苏省南京市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循环 水旁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水旁滤系统由于循环水管的设计问题,没有考虑到循环水池底部死角的存在,故循环出水没有遍及全部水池,不但影响了整个循环水的水质,而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死角沉淀物增多,进而影响循环水池的有效容积。
以上循环水旁滤系统存在的循环能力低、存在循环死角、循环水池有效容积降低等技术缺陷,已经不能满足工业的需求。所以如何提高循环水的循环能力是旁滤系统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循环水池有效容积不断减少等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循环能力高、旁滤处理效果好的循环水旁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包括循环水池、与循环水池相连的旁滤系统以及附属设施,旁滤系统包括旁滤泵和旁滤器,所述循环水池内的底部铺设有一定数量的多孔出水管,所述多孔出水管均匀并联排布在一根循环水母管上,所述循环水母管通过旁滤泵与旁滤器相连;所述旁滤器的出水管道与循环水池相连,旁滤器的废水通过反洗废水管道与废水管网相连。
所述多孔出水管上的开孔位置与循环水池底部垂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45°。
进一步地,所述多孔出水管上的开孔孔径d的数值为3cm<d<5cm。
本实用新型改进了循环水池出水方式,通过在水池底部设置多孔管循环,大大提高了整个循环水系统的循环能力,避免了循环死角的存在,改善了因沉淀物质积累引起的循环水池有效容积减小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循环水的水质。与传统的只使用一根循环管道的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在提升水质程度上有着相当大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常规循环水旁滤系统;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
图3是多孔管的布置图;
图4是多孔管的开孔示意图。
图中,1-循环水池,2-管道,3-旁滤水泵,4-过滤器,5-多孔出水管,6-废水管网,7-母管,8-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现有的循环水旁滤系统如图1所示,其循环水出口仅仅通过循环水池1内一根管道2与过滤器4相连,这种结构存在循环死角,导致循环水池有效容积降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效循环水旁滤系统如图2所示,在循环水池1底部安装多孔出水管5,多孔出水管5通过循环水母管,依次与旁滤水泵3、旁滤器4相连。循环水经旁滤器4作用后分两支,一支为旁滤出水经循环管道进入循环水池1,另一支为反洗废水经排污管道排入废水管网6。
多孔出水管5的布置如图3所示,多根多孔出水管5均匀并联排布,每根多孔出水管5均与一根母管7相连,母管7接至旁滤水泵3进口。
多孔出水管5上的开孔8的位置如图4所示,每个开孔8与循环水池1底部垂直方向的夹角为45°,这种排布方式更利于出水。开孔8的孔径d取值为3cm<d<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开能环保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77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车车厢销轴的防窜出装置
- 下一篇:公交车扶手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