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转向中间轴连接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7355.1 | 申请日: | 2015-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0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丁玲;孟庆健;杨华兴;曹超峰;黄福龙;唐学东;汪朋;肖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D1/04 | 分类号: | F16D1/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张春雨;逢京喜 |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向 中间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用电动转向轴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用转向中间轴连接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用转向中间轴的上下两段是采用花键连接,花键材料为尼龙,具体加工方式为:上段是为空心套管,内壁加工花键,花键为梯形齿结构,下段是实心轴,端部装配花键套,花键套材料为尼龙,尼龙注塑成型,由内外花键组成,外花键与空心套管内花键配合连接,內花键与输出轴过盈配合,通常也是梯形齿结构,防止花键套在输出轴上打滑转动。在空心套管与输出轴连接处增加尼龙花键套是为了避免纯刚性的连接,因为纯钢性的花键尺寸配合对加工工艺是个难点,加工的尺寸公差很难控制,会带来装配困难的问题,成品率很低。虽尼龙花键套结构普遍采用,尼龙的材质本身可以通过塑性变形避免装配困难的问题,但尼龙材料加工的花键梯形齿结构长时间传递扭矩后容易永久性塑性变形而产生间隙,导致松旷异响噪音,制造更加安静的汽车转向中间轴是本实用新型专利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转向中间轴套管与输出轴采用的尼龙的花键配合较为普遍,其中尼龙花键套有两种装配工艺,一种是涂覆在输出轴的花键梯形齿上,另一种是压铸在输出轴的花键梯形齿上,无论哪种工艺,本质上都是在输出轴花键梯形齿的外圈包了一层柔性的材料,避免与套管的纯刚性接触,工艺实现较容易。
如图1-3所示,现有技术在套管输出轴采用尼龙花键3a,花键3a是过盈配合,保证套管1a与输出轴2a装配后保持50-80N的滑移力,虽然套管1a与输出轴2a之间径向传递的力矩较小,但在长时间使用后,输入轴内花键11a及输出轴外花键挤压花键套3a,尼龙材料加工的花键套花键梯形齿结构容易永久性塑性变形而产生间隙,导致松旷异响噪音,长时间磨损,花键套的梯形齿会变形更加严重,导致套管与输出轴扭转刚度也会相应降低。本实用新型将解决变形而异响和提高刚度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转向中间轴连接机构,以期能够解决变形而异响和提高刚度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转向中间轴连接机构,包括设在输入轴底部内壁的内花键,设在输出轴顶端外部的外花键,用于连接所述内花键与所述外花键的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由周向设置的多个空心圆柱体围成,且相邻两所述空心圆柱体之间具有预设间隔;所述空心圆柱体开有C型槽;所述内花键11与外花键21的齿形均为半圆形,所述空心圆柱体与内花键及外花键的半圆形齿形相配。
优选地,所述花键套为尼龙花键套,所述花键套的长度小于所述输出轴外花键长度。
优选地,所述C型槽的开口设在与输入轴相配的所述空心圆柱体圆柱端。
优选地,所述C型槽内设有油脂。
优选地,还包括设有滚珠的空心圆柱体及设有滚针的空心圆柱体,其中,所述设有C型槽的空心圆柱体为3个、所述设有滚珠的空心圆柱体为3个、所述设有滚针的空心圆柱体3个,该设有所述C型槽的空心圆柱体、该设有所述滚珠的空心圆柱体及该设有所述滚针的空心圆柱体,在所述花键套的同一圆周上相间布置。
优选地,所述滚针两端为向外凸起的圆锥形机构。
优选地,所述空心圆柱体内壁间隔一定距离设有圆形槽,所述滚珠设在所述圆形槽内。
优选地,所述滚珠为钢珠,所述钢珠为6个。
优选地,还包括设有滚珠的空心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方案,通过采用半圆形花键与空心圆柱体配合的形式完成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固定,避免了普通梯形齿变形产生的间隙,减小了异响的差生;通过采用C型槽结构的空心圆柱体,使得输入轴与输出轴配合时当C型槽受挤压,可以发生一定形变,花键套具有自动弹性补偿间隙功能,提高了花键套的扭转刚度,也就是提高了转向中间轴的扭转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方案剖视图
图2为现有技术方案局部剖视图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方案套管与输出轴梯形齿花键套配合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输入轴与花键套总成装配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输入轴的正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输出轴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73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