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耦合式负离子纺织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297031.8 | 申请日: | 2015-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51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 发明(设计)人: | 肖志邦;李烨;朱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负离子 纺织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纺织品,属于负离子发生与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原子或原子团得失电子后形成的带电微粒称作离子。带正电的称为阳离子(例如正氢离子H+),而负离子就是带一个或多个负电荷的离子,又称阴离子(例如负氢离子H-)。根据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国际联盟大气联合委员会采用的理论,空气负离子可以是O2-(H2O)n,或OH-(H2O)n,或H-(H2O)n,或H2-(H2O)n,CO4-(H2O)n,等等。
静电是一种处于静止状态的电荷,通常在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再分离(摩擦)时产生。当正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或表面时形成正静电,当负电荷聚集在某个物体上则形成负静电。一般认为,对人体有危害是正静电辐射(例如电视、电脑和微波炉等静电),而负静电辐射则对人体没有危害。
已有大量的文献介绍了负离子对人体的保健作用,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带负电的微粒使血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的作用。据考证,负离子对人体7个系统,近30多种疾病具有抑制、缓解和辅助治疗作用,尤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更为明显。负离子在医学界被称为是“空气维生素”。
目前人工产生负离子的方法有电晕放电、加热、天然矿物材料、离子激励剂。在负离子纺织品中,应用广泛的是电气石或其他负离子矿物材料的天然能量激发空气电离产生负离子。这种方法不需要外加的机械、能量或电能,但会产生辐射,且释放的负离子浓度低,一般是几十至几千个/cm3,对改善身体机能、调节身心健康的作用不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在纺织品中产生大量的空气负离子且使用方便、可自动进行简单且有效控制的向目标体释放负离子的耦合式负离子纺织品。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耦合式负离子纺织品,包括电源装置、负高压发生器、主动放电体以及纺织品,所述电源装置的输出端连接负高压发生器的输入端,所述负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动放电体的输入端,所述主动放电体处于与所述纺织品能够相互电荷感应的空间范围内,所述主动放电体与所述纺织品之间设有将所述主动放电体与纺织品电气隔离而仅形成电荷感应的固体绝缘介质;当所述负高压发生器向所述主动放电体供电时,所述主动放电体与所述纺织品构成电容,所述纺织品感应所述主动放电体释放的电荷后产生感应电荷再向所述纺织品周边释放该感应电荷。
以下首先就本实用新型耦合式负离子纺织品的工作机理及有益效果加以陈述:
当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动放电体与纺织品相互独立分开并不影响时,即主动放电体不处于与纺织品能够相互电荷感应的空间范围内时,此时,主动放电体和纺织品均都是一个不向外输出负离子的“黑匣子”,单独并不工作并产生实际效果。
当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动放电体处于与纺织品能够相互电荷感应的空间范围内时,主动放电体与纺织品共同构成电容,主动放电体等效于电容的一个极(负极),而纺织品构成电容的另一电极。基于电容的耦合关系,本发明装置中的主动放电体承载的高压负电荷(或主动放电体在绝缘介质包裹的空间内的空气放电生成的负离子群)将以指数衰减规律向耦合的纺织品放电动态转移,耦合纺织品接受积累起的高压及高能电荷(电子)群进一步向纺织品周边释放该感应电荷,生成负离子,或与受电体(如人体)原所携带的正电荷相互中和。显然,伴随着受电体所携带正电荷的不断消除,放电过程持续进行,直至正电荷中和殆尽,转为负电荷堆积,最终耦合充放电过程(对受电体的负电荷充电)终止。
概括上述本实用新型的耦合式负离子纺织品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在整个纺织品中,产生大量的空气负离子能量场,与空气充分接触,不仅可以有效消除和中和附着于空气的正电荷,分解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抑制细菌生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双迪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70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零排放生态养猪专用垫床
- 下一篇:半定位妊娠母猪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