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前轮滑板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6328.2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060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碧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碧琦 |
主分类号: | B62K9/00 | 分类号: | B62K9/00;B62K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前轮 滑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前轮滑板车。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继传统滑板之后的又一滑板运动的新型产品形式。使用者利用滑板车可做各种花式变化动作,配合扭腰运动,可达到显著的瘦身效果,亦可增强个人的平衡能力。故而,滑板车一经问世即风靡全球。
蛙式滑板车是滑板车中的一种,也叫蛙式车、蛙车、蛙式运动车。其运用左右滑动原理,利用双腿向外推力及向内联合方式产生推力,可自然的运动到平时极少活动的缝匠肌。蛙式滑板车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两个后轮,该两个后轮为万向轮结构,运动时使用者两脚分别站在两个踏板上,两腿重复做一开一合运动,两后轮交替呈现“内八”、“外八”形状,推动力便由此产生。
随着技术的进步,为了满足较小儿童使用滑板车的需要,生产者将常见的滑板车尤其是蛙式滑板车的前轮设置为多个,使滑板车在运行时更为安全。然而,如此改进后,往往造成滑板车的结构复杂、成本升高、灵活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前轮滑板车,它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坚固,且灵活性较佳、平稳性更好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多前轮滑板车,包括主架,该主架前部枢接有扶手杆、后部枢接有后架,该扶手杆上端设有扶手、下端设有前轮,该后架上设有踏板、后端设有后轮,所述主架的下端固定有一倒“U”字形或倒“V”字形的叉头,且该前轮为分别设置于该叉头的2个端部的2个。
所述2个前轮分别固定于一横杆的两端,该叉头的两个端部均设有配合孔,该横杆穿过该2个配合孔。
所述主架包括一呈竖向的套管以及前端固定在该套管的后侧面上的连接管,该扶手杆穿过该套管,后架的前端连接在该连接管的后端部。
所述扶手杆包括固定在该叉头上部的底管以及连接在该底管上部的上管,且该底管穿在该套管内。
所述叉头的两个端部的间距L为:250mm≤L≤450mm。
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而坚固,且灵活性较佳、平稳性更好。本发明的多前轮滑板车通过将2个前轮设置于叉头的下端部,确保了滑板车在使用时的稳定性,较为安全。而且,为达到前述效果所用的部件较少,较为简单,成本增加较小。同时,前轮的布置较为合理,且2个前轮的间距较为合理,使该滑板车的运行较为灵活且平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一个后架的多前轮滑板车的立体示意图(未示出扶手);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二个后架的多前轮滑板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叉头、前轮配合的主视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图1至图3所示:多前轮滑板车,包括主架10。该主架10前部枢接有扶手杆20、后部枢接有后架30。该扶手杆20上端设有扶手40,该扶手40通常为分居于该扶手杆20两侧的2个。该扶手杆20的下端设有前轮50。该后架30上设有踏板60、后端设有后轮70。作为普通的滑板车,该后架30为向后延伸的一个架体,该踏板60为固定于该架体30上的板状体,该后轮70为设置于该后架30后端的1个或并排设置的多个。作为蛙式滑板车,该主架10的后部枢接有2个均向后延伸的后架30,该2个后架30的中部均设有一踏板60、后端均设有一后轮70,该后轮70通常为万向轮。
进一步的讲,该主架10的下端固定有一倒“U”字形或倒“V”字形的叉头23,且该前轮50为分别设置于该叉头23的2个端部的2个。这样,通过较少的部件,确保了该滑板车运行时的稳定性,且2个前轮50的布置较为合理,不会因轮子增加而降低滑板车运行的灵活性。
继续优化:
该2个前轮50分别固定于一横杆51的两端,该叉头23的两个端部均设有配合孔231,该横杆51间隙配合的穿过该2个配合孔231。这样的安装方式较为简单。
该主架10包括一呈竖向的套管11以及前端固定在该套管11的后侧面上的连接管12。该连接管12通常呈前端高、后端低的倾斜状。亦即,该套管11和该连接管12呈“人”字形。该扶手杆20穿过该套管11,该1个或2个后架30的前端连接在该连接管12的后端部。这样,不仅降低了该主架10的制备难度,且使该主架10的稳定性较佳。当然,该套管11内通常还设有轴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碧琦,未经王碧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6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腿柱横条连接结构
- 下一篇: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