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挂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296254.2 | 申请日: | 2015-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262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9 |
发明(设计)人: | 夏俊吾;虞元茂;蒋小节;傅丽建;朱子剑;吕超;吴忠于;陈键灵;曾俊铖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 |
主分类号: | E01C19/50 | 分类号: | E01C19/50 |
代理公司: |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33238 | 代理人: | 毛爱东;童卫忠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挂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路面隧道施工中应用到的隧道挂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我国的交通运输事业迅猛发展,路政施工建设也越来越普及。在以往路面铺设施工中,对于隧道内的沥青路面,由于受隧道现场挂线条件的限制,一般无法采用传统挂线法进行施工找平,只能采用非接触式平衡梁直接摊铺。所谓非接触式平衡梁,是指沥青摊铺机进行平整度控制,找平原理是:安装在水平梁的多个超声波或者激光传感器测试路基的不平整信号并上传给平衡梁控制器,控制器对这些数据处理后输出找平油缸控制指令,使摊铺机牵引点始终维持在给定的基准面上,保证摊铺机摊铺出平整光滑的路面。受机器和人工双重误差的影响,这种方式铺设的隧道内沥青路面平整度标准差一般都是高于0.9mm,使得实际通车状况很不理想。现阶段需要对此方法进行适当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隧道内施工用的隧道挂线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隧道挂线器,包括一根带挂线杆的挂线架,所述挂线架活动套装于标线杆上,可上下调节后用顶紧螺丝固定,所述标线杆与第一夹持部相连,所述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相互平行,且通过安装在第二夹持部上的长螺钉对二者之间的夹持物进行紧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部、第二夹持部和标线杆采用同一根圆钢弯曲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螺钉至少设置2根,且长短不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别为2块扁钢;所述标线杆设在第一夹持部的顶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螺钉贯穿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后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螺钉的数量为2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螺钉的头部设有旋转用的短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挂线架的挂线杆上设有扎线用的缺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标线杆上设有红白标记。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隧道挂线器,在隧道上面层挂线施工完成后,根据检测结果显示,沥青路面上面层平整度标准差σ达到了0.76mm,相对于以往平衡梁直接摊铺平整度提高了0.1mm多,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施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具体实施例1(U型):
主要针对隧道内有缝隙式排水沟一侧的挂线固定工具。由于隧道边侧缝隙式水沟宽度一般在30cm-50cm,无需施工沥青,因此不会影响压路机碾压,可以考虑用于作挂线固定的区域。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挂线器采用一根直径2cm的圆钢一体弯曲而成,形成类似于横放的“S”形,其具有2个平行的夹持部(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在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是共同夹在排水沟的电缆沟壁上,通过第二夹持部2一侧的两根长螺钉5进行旋紧固定;这两根长螺钉5可以根据沟壁的厚薄形状取不同的长度,以使螺钉外露面基本相同,看起来整齐,也节省材料;螺钉的头部可以不为六角螺母形,而是焊上一根稍短的钢条作为转动手柄,简单实用。
在电缆沟壁另一侧的第一夹持部1,在接近路面处折向上弯曲形成标线杆4,标线杆4套装着挂线架3,挂线架3可套在标线杆4上,经上下调节高度位置后,用顶紧螺丝31旋紧固定。为了方便钢丝挂线的固定,可在挂线架3的挂线杆32上开设一个扎线用的缺口33;为了显示标线杆,可在标线杆4上涂上红白相间的油漆标记。
具体实施例2(I型):
主要针对隧道无排水沟一侧的挂线固定工具。有时隧道路面不设排水沟,但所有路面两侧都会有电缆沟,因此可以考虑利用电缆沟内的电缆托架来设置挂线固定。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隧道挂线器的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分别为2块0.6cm厚的扁钢,左右夹紧电缆托架后,利用2根贯穿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的长螺钉5进行螺紧固定,并保持第一夹持部1和第二夹持部2呈相互平行且直立的状态,然后抬高挂线高度,跨过电缆沟壁设置于电缆沟内侧,避免影响压路机的碾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未经浙江省交通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296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基路面喷浆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粉碎机